-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1、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分为两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腔肠动物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水螅、海蛰、海葵、珊瑚虫等。
2、腔肠动物的代表——水螅
(1)水螅生活在淡水中,附着生活,口周围有多条细长的触手,身体呈辐射对称。
(2)水螅的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食物在消化腔中被内胚层细胞消化,身体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
外胚层有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武器,在触手处最多。
(3)水螅的生殖:出芽生殖。
3、扁形动物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常见的扁形动物有: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
大多数扁形动物是营寄生生活的,少数自由生活。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1、线形动物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蛲虫、丝虫、线虫。
线形动物有些是自由生活的,有些是营寄生生活的。
2、蛔虫属于线形动物,寄生在人的小肠里,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3、如何预防蛔虫病?
首先,必须注意个人饮食卫生,不喝不清洁的生水,蔬菜、水果要洗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其次,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作肥料使用。
4、环节动物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
5、蚯蚓特征:
⑴根据环带判断蚯蚓的前后端 ,靠近前端有一个粗大的环带。
⑵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这样的动物叫环节动物。
⑶用手触摸蚯蚓腹面有许多小突起,感到粗糙不平,这是蚯蚓的刚毛,它靠肌肉和刚毛配合使蚯蚓向前运动。
⑷用手触摸蚯蚓背面有黏滑感觉,因为有黏液 ,它与蚯蚓的呼吸有关,体壁密布毛细血管,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因此,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保持蚯蚓的呼吸,应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 。
雨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是因为雨水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土壤中氧气不足,蚯蚓爬到地面上进行呼吸。
⑸观察完蚯蚓后,应把蚯蚓放归自然环境,如潮湿、阴暗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
6、蚯蚓与人类的关系:第一,疏松土壤,改良土壤;第二,能提高土壤肥力;第三,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饵料;第四,处理有机废物。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1、软体动物的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扇贝,文蛤;石鳖、蜗牛、乌贼和章鱼等。
2、河蚌、扇贝、文蛤等软体动物,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外套膜。它们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3、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牡蛎、扇贝、鲍鱼等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且脂肪含量低。鲍鱼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蛸)、珍珠粉可入药,有些软体动物也对人类有一定危害。如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
4、节肢动物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常见的节肢动物有:七星瓢虫、虾、蟹、蜘蛛、蜈蚣、苍蝇、蝗虫等。
5、昆虫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两对翅三对足,有一对触角。
6、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常见的昆虫有:蝉、瓢虫、螳螂、菜粉蝶、家蚕等。
7、蝗虫的特征:
⑴蝗虫的身体分为 头部、 胸部 、腹部,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胸部是运动中心,有三对足,善于跳跃,有两对翅,适于飞行,(3对足,2对翅,都着生在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都分节;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气体进出的门户是气门 ,呼吸器官是气管 。
⑵蝗虫的体表有一层坚硬的外骨骼,作用是1、是保护自己的“盔甲”,2、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第四节 鱼
1、鱼适应水中生活的两个特点是: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类群。
2、鱼适于游泳的特点: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大多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鱼的体表常常有鳞片覆盖,鳞片表面有滑滑的黏液,起保护身体的作用,也可以减少鱼游泳时水的阻力。鱼的感觉器官是侧线(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