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鸭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43讲课型1:知识体系讲解名师精编学案新人教版选修
……………………………………………………………名校名师推荐…………………………………………………
PAGE
PAGE 1
第43讲 课型1:知识体系讲解
——核心知识·重点突破·规律方法
[考纲要求] 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王安石变法。4.俄国农奴制改革。5.日本明治维新。6.戊戌变法。
一、商鞅变法
1.背景
(1)经济
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
②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2)政治
①新兴地主阶级要求进行社会变革,建立地主阶级政权。
②各国进行变法。
(3)军事:兼并战争十分频繁。
(4)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出现,形成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
2.内容
(1)前期:开始于公元前356年。
①政治: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②经济: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
③军事: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
(2)后期:开始于公元前350年。
①经济: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
②政治:推广县制,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③习俗:“塞私门之情”,移风易俗。
3.特点
(1)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法律推动和巩固改革。
(2)以富国强兵为目的,措施全面,中心是“农战”和“法治”。
(3)商鞅变法是一场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
4.作用
(1)积极作用: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2)局限性
①严刑苛政,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②重农抑商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2)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
2.内容
(1)推行均田制: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2)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严惩贪赃枉法。
(3)迁都洛阳:为孝文帝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中原地区的经济恢复和政治稳定。
(4)革除旧俗:仿汉制、易汉服、讲汉话、改汉姓、与汉人通婚等。
3.作用
(1)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
(2)促进了洛阳的繁盛,使洛阳成为国际性商业城市。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隋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王安石变法
1.背景:国家出现积贫积弱的局面,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2.内容
(1)经济上富国之法
①均输法:在路程较近的生产地采购物资。
②市易法:限制了豪商大贾控制和操纵市场。
③青苗法:青黄不接时,政府分两次借钱或粮食给农户。
④募役法(免役)法:纳钱代役。
⑤农田水利法:兴修水利工程,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⑥方田均税法:重新清丈土地,按肥瘠收取赋税。
(2)军事上强兵之法
①将兵法:精简裁并军队,设置专门操练军队的将官。
②保甲法:把农民进行保甲编制,兵农合一。
③保马法: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百姓养马。
④设军器监:专门管理武器制造。
(3)政治上取士之法
①科举改革:以经义策论取士。
②改革学校制度:改组太学,撰注教材。
3.作用
(1)积极作用
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
②农业生产发展,使财政收入增加,改善“积贫”的局面。
③使军队战斗力增强,改善了“积弱”的局面。
(2)局限性
①指导思想上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②变法的实行过于激进。
四、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
(1)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政治:地主与农奴的矛盾尖锐,农民骚动此起彼伏。
(3)思想: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4)军事: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使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2.内容
(1)“二一九法令”: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奴得到一块须高价赎买的份地;农民仍受“村社”的管理。
(2)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促进俄国司法体系和地方行政体系的近代化。
3.性质: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4.评价
(1)进步性: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是继彼得一世改革之后,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
(2)局限性:自上而下的形式导致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五、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1)国内危机:幕府专制、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2)民族危机:黑船来航,民族危机加深。
(3)独立改革派形成:武装倒幕的成功;成立新政府。
2.措施
(1)政治:废藩置县;宣布“四民平等”;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近代天皇制。
(2)经济:确立新兴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3)文化教育:倡导“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思想解放;社会生活西化。
(4)军事:实行义务兵役制,改进军事装备,培养军事指挥人才,建立现代军队。
3.评价
(1)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富国强兵和民族国家的统一。
(2)建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第1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名师精编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
- 高中历史第1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第1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名师精编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
- 高中历史第1单元梭伦改革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名师精编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
- 高中历史第1单元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名师精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
- 高中历史第1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名师精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
- 高中历史第1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名师精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doc
- 高中历史第1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名师精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
- 高中历史第2单元商鞅变法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名师精编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
- 高中历史第2单元商鞅变法第2课“为秦开帝业”__商鞅变法名师精编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
- 高中历史第2单元商鞅变法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名师精编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名师精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doc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名师精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doc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0单元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第21讲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名师精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doc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2单元第24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名师精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doc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1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23讲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名师精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doc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名师精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doc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2单元第25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名师精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doc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2单元第2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名师精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doc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3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7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文艺复兴名师精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doc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3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8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名师精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