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运环状线列车折返效率评价-财团法人中兴工程顾问社.PDF

台北捷运环状线列车折返效率评价-财团法人中兴工程顾问社.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北捷运环状线列车折返效率评价-财团法人中兴工程顾问社

中興工程季刊.第111期.2011年4月.PP. 5-12 SINOTECH ENGINEERING CONSULTANTS,INC. .tw/journal/ 工 臺北捷運環狀線列車折返效率評估 程 技 張仕龍* 鍾志成** 術 摘 要 由於臺北捷運環狀線第一階段前期規劃於 Y6 站前緩和曲線段佈設橫渡線,不符合設計原則, 且橫渡線區緊鄰無騎樓建物長達 70 公尺,開挖深度達 28 公尺,採明挖覆蓋工法施工風險高,因此 橫渡線位置需適當修正。調整橫渡線位置可能導致無法達到機電系統契約 90 秒設計班距的要求, 因此細設階段亦有必要進行列車折返效率分析。本文探討捷運端末站折返效率分析技術,並以捷運 環狀線第一階段 Y6 站前橫渡線為例,評估橫渡線位置西移 70 公尺、100 公尺及 575 公尺三個替代 方案之列車折返效率。分析結果顯示,方案一仍存在施工困難之問題,不列為建議案;方案二若與 機電系統廠商密切合作,仍有機會滿足設計班距 90 秒之要求;方案三不可能達成設計班距 90 秒之 目標,但仍可符合環狀線全線尖峰班距 2.5 分鐘之要求,業主需辦理機電系統廠商契約變更。本分 析結果協助業主進行決策,並採取適當作為以避免契約執行可能面臨的爭議,同時亦說明捷運工程 土建細設階段,根據設計方案進行營運可行性分析,檢視替代方案對於未來營運的衝擊有其必要 性。 關鍵字:臺北捷運環狀線、橫渡線、號誌安全時距、折返效率 一、前 言 建物開挖深度達 28 公尺,亦將增加施工風險, 因此橫渡線位置需適當修正。若僅將橫渡線微調 臺北捷運環狀線第一階段細部設計共分為 至直線段,明挖覆蓋開挖範圍將由 132 公尺增加 DF111 、DF112 及 DF113 等三個設計標,其中 為 202 公尺,大幅增加工程費用與工期,因此有 DF111 標係由中興公司承攬,主要負責南機廠及 必要探討微調方案之外的其他替代方案。折返橫 Y6 站~Y8 站間細部設計工作。由於 Y6 站為環 渡線距離端末站的遠近,對於列車折返效率的影 狀線第一階段(Y6 站~Y19 站)臨時端點站, 響很大,因此規劃設計階段即需考慮調整橫渡線 為利於列車折返,前期規劃於緊鄰 Y6 站之緩和 位置對於列車營運的影響,避免完工後硬體設施 曲線段佈設橫渡線,不符合設計原則,恐影響行 無法達到設計班距的要求,導致鉅額的損失或賠 車安全且增加養護成本,此外橫渡線區採明挖覆 償。此外,在不影響系統功能的前提下,評估各 蓋工法施作,受限於路寬不足導致工區北側緊鄰 種替代方案對於營運的影響,選擇最合適的設計 無騎樓建築物,範圍長約 70 公尺,影響商家及 方案,進一步達到節省工程經費的目的。 交通甚鉅,恐遭致民怨而難以施工,且緊鄰老舊 * 中興工程顧問社土木水利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 ** 中興工程顧問社土木水利工程研究中心交通組組長 5 中興工程季刊.第111期.2011年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