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素质Professionalism-csulb.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纽约讨论会会议记录 时间:三月十日 会议地点:哥伦比亚大学 Kent Hall room 403 主持人:刘骏教授, University of Arizona 东道主:刘乐宁教授,Columbia University 与会人员: Karen Kane, Columbia University Lucy C. Lee 竹露茜, Livingston High School Tao-chung Yao 姚道中, University of Havaii Madeline K. Spring, University of Oregon Jianhua Bai 白建华, Kenyon College Tianwei Xie 谢天蔚,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Long Beach Perry Link ( 中午提前离开), Princeton University Galal Walker, Ohio State University Liping Huang 黄理平, China Institut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ongren cui, Bowdoin College Lening Liu, Columbia University Roberta Martin (中午提前离开), Columbia University Dali Tan, London School Tingda Li, University of Arizona 会议目的: 本次会议旨在对《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初稿进行讨论,并就其科 学性,合理性及专业性征求在美进行汉语教学多年的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人员都具 有多年在汉语教学实践经验并在学术领域颇有建树。此外参加会议的人员涵盖了从事中小学 汉语教学工作和从事大学及成人汉语教学工作的各方面的专家 会议摘要: 本次会议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首先由刘骏教授对《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撰写目的及重要性进行简要介绍。 刘骏教授提到标准的出台是为了迎合日益增加的国际汉语教学的需要,为了达到更迅速有效 的培养高素质的汉语教学人材。此标准将成为衡量所有国内外从事汉语国际教学的教师的准 绳,具有指导性意义,一经采用,将规范目前国内现行的各种汉语教师资格考试,统一各大 院校国际汉语教师培养不一致的现象,并将最终走向国际。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 的项目,是一件对国际汉语教学很有贡献的事情,同时大家也觉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一朝 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项目。 第二阶段, 刘骏教授介绍了标准的总体框架的构成,产生及编写人员。刘骏教授谈到标 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同标准一同出台的还将有考试大纲和培训计划。参与标准编写的全部 是国内著名大学的在汉语及教学方面极有造诣的专家,教授,博导。 第三阶段转入了对标准细节的计论。刘骏教授介绍了几天前在中国国内开会的情况。由 于时间的限制,此次会议重点讨论了标准一“汉语语言知识与技能”,标准六“测试与评估”, 标准十(模块五)“教师综合素质”,标准八“中国文化”,标准九“跨文化交际”,并简单讨 论了“汉语教学法”。经过讨论,大家普遍认为标准一的原则部分有些混淆,很多条款可以 放在“教学法”部分;标准六“测试与评估”所涉内容太深,对作为一名在教学一线的教师 来讲难度太大;至于标准十“综合素质”部分,首先会议确定了这一模块的内含,并最终决 定这一部分可以定名为“专业素质”(Professionalism ),具体分为三个标准,“教师专业发展”, “师德”,和“教学技术”。对标准八和九,大家的意见是这两个标准只是对中国文化和多国 文化的罗列,而且项目多且繁杂,并未体现出总体的宏观上的概念,因此并不具有指导性和 可行性。 为了更加完善标准,刘教授根据到会专家的专业长项,将部分标准的修改工作分别委派 给了在座专家。刘教授还特别强调了标准的保密工作和紧要性。最终决定交稿的期限为三月 二十五日,并请各位专家将中、英文一同电邮给刘教授(junliu@ )和李婷妲 (litingda@) 。具体分工如下: 标准一:汉语语言知识与技能 Jianhua Bai 白建华和Lening Liu 刘乐宁 标准二:外语语言知识与技能 Jun Liu 刘骏 标准三:语言学基本知识与第二语言习得 Jun Liu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