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幅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荒漠化的危害 我国的“三北”防护林简介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 危害 治理关系图 荒漠化防治注重的几点 制定好整治生态环境的整体规划,依法监管生态环境. 调控西北三大水系的生态用水,遏制现有植被的进一步缩减. 必须保护和合理利用天然草原资源. 建议国家和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加快重点建设步伐。 加快城市化进程,吸引生态脆弱区农牧民向城镇转移。 探究2 1、塔里木盆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是什么? 2、找出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省?它的成因与 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幻灯13) 3、面对日益扩大的荒漠化,人类应该从哪些 方面约束自己的行为? 材料4 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国土面积的总和。我国是 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面积267万平方千 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8%。近几十年来,新疆的荒漠化面积在不 断扩大。例如,塔里木盆地的大沙漠以每年5~100米的速度扩展在塔里木河的中下游地区,由于人口增加和农业灌溉用水增大,人们通过打机井抽取地下水、引河水灌溉等方式,以保证生产和生活用水。过度取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大面积的胡杨林枯死在干涸的土地上。 红壤分布与红壤的水土流失 30 N 。 土壤性状描述: 红壤是我国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地带性土壤,属中度脱硅富铝化的铁铝土。红壤通常具深厚红色土层,网纹层发育明显,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酸性,盐基饱和度低。红壤土类划分5个亚类,红壤亚类具土类典型特征,分布面积最大;黄红壤亚类为向黄壤过渡类型;红壤性土亚类是剖面发育较差的红壤类型,主要分布于土壤侵蚀强烈的丘陵山区,江西国一带和福建东南部有较多分布。 材料5 目前,全世界2/3的国家和地区、1/4的陆地面积、近12亿的 人口受其危害,已被公认为当今世界的头号环境问题。荒漠化扩展的速度是,全球每年有约600万公倾的土地变为荒漠,其中320万公倾是牧场,250万公倾是旱地,12。5万公倾是水浇地,另外还2100万公倾土地退化而不能生产谷物。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的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遭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我国有4亿人生活在受荒漠化影响的地区,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的威胁,同时荒漠化造成地表土裸露,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时间 次数 50Y’S 60Y’S 70Y’S 80Y’S 90Y’S 2000 2001 5 8 13 14 23 13 19 20 世 纪 特大沙尘暴 沙尘暴袭击北京 沙尘暴推毁村庄 大约距今三千多年前,欧州一个古老的种族在一次战争失败后,沿着欧亚大陆桥向中亚迁徙。来到了罗布泊,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了下来,并建立了楼兰国。他们之中的另一支,在敦煌、玉门一带建立了大月氏国。在经历了被称为前所末有的繁荣和文明之后,楼兰国却神秘的消失了。被历史学家称为古楼兰文明发祥地的罗布泊,也在三十多年前彻底的干涸了。古楼兰的突然消失,使造就了古楼兰文明的罗布人或称为楼兰人的他们,从此一直追寻着“阿布旦”的去处。他们放弃了古楼兰的废墟逆塔里木河而上,放弃了盐渍的罗布泊,逐水草而行,一代一代定居在被称为水草丰美的“阿不旦”的地方。 古楼兰的消亡 危害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 按照工程建设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3年,共需造林5.34亿亩。在保护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 荒漠化造成的严重恶果及扩展趋势,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如今,防治 荒漠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行动。 采取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和飞机播种造林等措施,实行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建设一个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的大型防护林体系,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伴随我国的改革开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已走过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