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工气道咯的管理
人工气道的管理 一 人工气道的概念及作用 人工气道的概念: 人工气道是指将一导管经口/鼻或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 人工气道的作用: 有效地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 改善通气功能,纠正患者缺氧状态; 与呼吸机连接进行辅助通气。 临床上常用的气管导管 二 建立人工气道的适应症 1. 气管插管的常见适应症: 严重低氧或高碳酸血症;需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者 气道分泌物过多或出血需要反复吸引者; 因诊断或治疗需要,在短时间内反复插入支气管镜者,为减少患者痛苦,使操作方便,也可行气管插管。 2.气管切开者适应症: 需长期机械通气者; 已插入气管导管,但仍不能顺利吸出气管内分泌物; 因上呼吸道阻塞、狭窄、头部外伤等,不能行气管插管者; 三 人工气道的管理 1环境的管理 2导管位置的管理 3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4人工气道的湿化 5人工气道分泌物的吸引 三 人工气道的管理 1 环境的管理: 最好将患者置于有空气净化设施的室内,限制探视,减少病室的人员流动。进入室内者应戴好帽子/口罩,谢绝上呼吸道感染者入内。 保持病室温度在22~240C,温度在55%~65%。 2导管位置的管理 1)气管插管位置管理: 插管导管尖端的位置应位于隆突上1~2cm,若非纤支镜插管者插管后应拍胸片确定; 记录插管深度或外露长度; 妥善固定,高强度胶布+绷带 2)气管切开导管位置管理: 切口不宜过大过低,否则容易脱落,固定导管的带子松紧适中,以能伸入小指为宜,其松紧度应定时检查并随时调整。 3)防止导管脱出——非计划拔管 非计划拔管:是病人自行拔管或在护理、搬运过程中非病人因素的意外脱管。 防止病人非计划拔管的护理措施: 除妥善固定导管外,应观察患者神志的改变,必要时约束上肢或用镇静剂。 进行护理操作时,尤其是翻身或口腔护理时,要专人管理管道,防其脱出。 在升高、下降床头或整体降床时,先取下固定呼吸机管道的支架,以免强行拔出导管。 为了保证病人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呼吸机管道的支架与气管导管之间应有一定的管道活动空间。 气囊充气适度。气囊有内固定导管的作用 气囊放气时应专人守护床旁 4)人工气道导管脱出的处理 气管插管: 导管脱出10cm以内时,吸净患者口鼻及气囊上的滞留物后,放出气囊内气体,将导管插回原深度,并拍胸片确定插管位置。 若脱出超过10cm时,放开气囊,拔出气管插管,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重新插入。 气管切开: 伤口未形成窦道前,尤其是术后48小时内,套管脱出时,一定要请耳鼻喉科医生处理,不可擅自插回。 窦道形成后(1周),若导管脱出,吸痰后放气囊,插回导管,重新固定。 3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气囊的作用:密闭气道、内固定导管 (1)气囊充气量及方法: 气囊压力应小于18cmHg或25cmH2O 因成人气管壁粘膜的毛细血管静脉端压力为18.5mmHg ①气囊测压表充气:吸气压32cmH2O,呼气压22cmH2O ②最小漏气技术:即气囊充气后,仅在吸气时允许有少量气体漏出。 方法: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先听取漏气声,向气囊内缓慢注气直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然后从0.1ml开始抽出气体,直到吸气时能听到少量漏气声为止。 预防气囊对气管壁的损伤,但易发生误吸,增加肺内感染机会,对潮气量有一定影响。 ③最小闭合技术:即气囊充气后,吸气时恰好无气体漏出。 方法: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边向气囊内注气边听漏气声,直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然后抽出0.5cm气体时,又可听到少量漏气声,再注气,直到吸气时又听不到漏气声为止。 减小气囊对气管壁的损伤,不易发生误吸,不影响漏气量 (2)气囊放气的管理 每6~8小时放气囊一次,每次3~5分钟,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实际情况调整放气时间。 放气前必须先吸净导管内和气囊上方分泌物 患者进食时应将气囊充分充气,并让患者取半卧位,以免误吸或食物向下气道内返流 (3)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方法: (气囊放气前必须先吸净导管内和气囊上方分泌物) ①最好应用可冲洗式的气管插管(切开)导管 ②需2人配合,使患者取头低脚高位或平卧位; 充分吸引气管内、口、鼻腔内分泌物; 将简易呼吸器与气管导管连接,在患者吸气末时,开始轻轻挤压简易呼吸器,以充分换气。 在患者开始呼气时,用力挤压简易呼吸器,使肺充分膨胀,同时助手放松气囊。 再一次吸引口鼻内分泌物,如此反复操作2~3次,直到完全清除气囊上的分泌物为止。 ③2人配合,患者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清远西部板块商贸两布局分析.ppt
- 情景洋房专哦项研究.ppt
- 情境数学为儿童的成长塔拓宽空间.ppt
- 清华大学物理学牛顿和经典力卓学的成熟.ppt
- 情感的抒在发与理念的表达.ppt
- 邱文严-扣演讲稿.ppt
- 情侣依恋类型和实际亲密度的关打系研究报告.ppt
- 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过(学校).ppt
- 情绪管理像(安踏).ppt
- 情满中秋,爱满人间201命2武汉礼道中秋礼品推荐二.ppt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