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凹版就印刷工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凹版就印刷工艺

第5章 凹版印刷工艺 5.1 印前准备 原材料的准备 根据印刷工艺单,按产品规格、数量,领取承印卷材。对PE、PP等塑料薄膜印前需进行电晕预处理提高其印刷适性。 根据生产工艺单,准备好相应性能和数量的油墨,按照色样调配油墨,根据所选用的油墨配制相应的溶剂,并根据车间温度、印刷速度等实际生产条件选用合适的溶剂配比。 印版滚筒的安装 装版时要注意版辊的左右面,根据印刷色序将印版滚筒分别安装在各个单元,每只印版滚筒要求相对导辊居中。每只印版滚筒要求左右水平,运转自如,无上下跳动。用印刷时所使用的溶剂仔细清洗每根印版滚筒。 纸张,彩色印刷色序一般为:黄→品红→青→黑。 塑料“表印”,彩色印刷色序一般为:白→黄→品红→青→黑。 塑料“里印”,彩色印刷色序一般为:黑→青→品红→黄→白。 压印滚筒调整 首先根据承印材料种类选用对应硬度的压印滚筒,然后选用合适长度,一般要求压印滚筒比印版滚筒短4~10cm,保证合压后,印版滚筒两边有2~5cm的余地来架挡墨的卡纸。 调整压印滚筒与印版滚筒的水平,使两滚筒两端距离相等,印版滚筒与承印材料受力均衡。 刮墨刀的安装与调节 刮墨刀在安装前,必须清洁支撑片和刀槽,垫片与刮刀末端的距离为3~5mm,垫片伸出刀架为15~20mm. 刮墨刀两边应比印版滚筒长2cm。 刮墨刀的安装与调节    刀版的接触线和压印线的距离一般为40mm    刮墨刀主要采用正向安装,即刮墨刀与印版接触点处切线成锐角,比较理想的刮墨刀夹角应为50 °~60°。    一般刮刀压力在0.2~0.3MPa.      5.2 开机试印 慢速,开空车试运转看机械各部位是否正常。将卷材装上开卷轴。调整恒张系统,均衡张力。检查各套色油墨泵运转是否正常,检查各套色刮墨刀是否能刮净版面的油墨。调整自动套准装置直到各色套准,以正常速度开机,追标准样,追样完成后,测定各色油墨粘度并以此为标准设定在油墨粘度自动控制系统上。 5.2 正式印刷 在正常印刷过程中,通过监视器对印刷品质量进行检查的同时,对油墨粘度、张力、各色组干燥温度、压印滚筒压力、刮墨刀压力和冷却辊冷却水温度随时做好监控和记录。 5.3 凹印参数的设定 张力设定   张力应根据印刷基材的宽度、厚度及材料本身的性质(如拉伸性、蠕变性、热稳定性等)来设定。设定的张力值以能够套准、收卷整齐的最小张力为佳。 幅宽1m的几种承印材料张力值(单位:kgf) 收卷张力设定 收卷张力采用锥度张力控制。一般使用10%~50%的锥度。 印刷压力的设定 根据承印材料设定适合的印刷压力,一般厚度越大,印刷压力也要求越大,压力大小以能够印出清晰的图文为准。 不同承印材料的凹印压力 干燥温度的设定 应根据承印材料的种类、印刷速度、图文面积、墨层厚度调整各单元的干燥温度,例如纸张,色序为黄、品红、青、黑,满版图文,则第一色干燥温度不易过高,控制在80℃左右,过高则引起纸张收缩,影响第二色套色,过低则油墨干燥不良。以后各色干燥温度逐渐升高,最高不超过120℃。    PE、CPP软化点较低,受热时易伸长,干燥温度一般在40 ℃左右;BOPP一般在45~55 ℃之间;PET、ONY耐热性较好,一般干燥温度在55~65 ℃之间。 塑料薄膜干燥温度表 冷却装置的调节 水温要求在20~25℃,水压不小于3kg/m3。 印刷车间温、湿度的控制    印刷车间温度、湿度的变化对凹版印刷品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将车间的温度控制在18~23℃之间为最佳,并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流通;尽量将车间的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但不能太低,低于40%时,易产生静电。在没有恒温设备的印刷车间,就采用冷热风调节室温,但必须掌握好风速、风量、风温、风口的位置等,才能把握好印刷品的质量。 5.5 凹印常见故障分析 5.5.1 刀线 故障原因: 1.油墨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吸附在版滚筒上,刀线呈流星状或微丝状 油墨中有粗颗粒:助剂随温度变化析出、颜料发生凝集 油墨中有异物:基膜吸附的灰尘以及基膜中的添加剂析出 颜料硬度高: 油墨粘度高 油墨干燥过度:版滚筒与刮刀之间的磨擦力相对加大,刮刀难以刮净版面的油墨 5.5.1 刀线 故障原因: 2.版滚筒的制版质量 铬层光洁度低:表面粗糙 铬层硬度低:易被硬物划伤 印刷滚筒印刷时周向跳动大:版滚筒加工精度差或滚筒轴、轴承及传动齿轮等产生磨损或变形 版滚筒表面粘附硬物 5.5.1 刀线 故障原因: 3.刮刀 刮刀刀刃被硬物划伤,产生斜线刀线 刮刀刀刃不锋利,难以

文档评论(0)

186****07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