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4 宋明理学 名师精编课件(44张)
第4课 宋明理学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一、理学产生的背景传统儒学的发展材料一:自“罢、独”后,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儒生们专注于考据与训诂。同时,将现实一切政治的、人生的现象归结为天意。另外,儒家思想着重于人的道德实践,缺少应有的抽象哲学理论。材料二:伴随社会动荡不安,王朝更迭,“君臣等级观念”受到质疑。而儒家不但不能解释,反而赤裸裸的恐吓人们。材料三:“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财货以事上则诛”——韩愈《原道》思考:材料反映了儒家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传统儒学自身僵化,不适应社会需要。这对儒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传统儒学出现危机。佛教的发展材料一:西汉末年,佛教通过丝绸之路由中亚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排使臣到西域求佛法,请来两位高僧,还用白马驮来佛经。鸣笛要两位高僧在洛阳传教,并为他们修建了白马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历代皇帝也有不少大兴佛教的。如南朝梁武帝三次出家,杨坚、武则天都曾兴佛。材料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材料三:佛教在传播过程中提出了一些切近人们对自身、对现世的思考和关怀的理念。如宣扬“天堂地狱”、“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的观念,号召人们忍受苦难,到来时寻求幸福。白马寺(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道教的发展材料一:东汉末年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形成了道教。魏晋南北朝,道教成为为统治者服务的宗教。唐朝皇帝奉老子为祖先,道教地位很高。材料二:中国古代追求长生不老、隐逸无为的道家思想,为许多在世俗权力角逐中失意的士大夫和逃避战火的普通民众所信奉。佛教和道教盛行: 佛教:传入:西汉末。(经过本土文化浸润) 主张:因果轮回,忍受苦难,追求来世道教:产生:东汉,南北朝时盛行(本土宗教) 主张:修身养性,追求长生,隐逸无为盛行原因:社会:社会动荡不安,符合人民寻求精神解脱的愿望。统治者:可以麻痹人民斗志。传统儒学的不足:较粗糙的思想体系,缺少抽象系统的哲学理论,不能解释诸多现实问题。一、理学产生的背景1、佛道传播,冲击儒学(魏晋南北朝)三教图红衣罗汉孔子老子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趺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三教图》(清·丁云鹏)另类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南朝梁开国君主。自幼饱读儒家经书。后一度信奉道教,对阴阳、五行、星算无所不通,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时人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随着他“舍身”同泰寺,要以皇帝之身出家,他推崇佛教达到戏剧性的高潮。思考: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指儒、佛、道三教之间互相吸纳渗透、关系和谐,但并不指融为一体。唐李白曾经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历程。一、理学产生的背景1、佛道传播,冲击儒学(魏晋南北朝)2、三教合一,弥漫社会各个领域(唐宋鼎盛)一、理学产生的背景1、佛道传播,冲击儒学(魏晋南北朝)2、三教合一,弥漫社会各个领域(唐宋鼎盛)3、儒学更新,深受佛道学说的影响二、宋明理学、、道、佛(一)理学的含义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关怀人生的新儒学(目的)儒(根本)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是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主流学派。弟程颐 兄程颢 朱熹陆九渊 王守仁(二)基本流派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1.程朱理学(宋兴起)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材料二: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思考:根据材料说明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1).主要观点A、世界观:世界本原——理宇宙自然——万物遵循的普遍原则;社会——儒家道德伦理;个人——人性 评价:把儒家传统的天命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材料三: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朱子语类》 材料四: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二程遗书》思考:如何才能把握“理”?(1).主要观点B、方法论——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穷究,研究事物; 致知,获得知识明“理”。 简单理解就是通过实践、学习以明“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思考: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的区别? 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同:两者都强调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考察和实践研究来求取真理。异:前者的“理”,早已存在,并且亘古不变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名师精编课件 (24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名师精编课件 (22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名师精编课件 (34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46张)名师精编课件.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名师精编课件(24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名师精编课件 (37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名师精编课件(37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名师精编课件(35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名师精编课件(32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名师精编课件(39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4 宋明理学 名师精编课件(45张).pptx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4 宋明理学 名师精编课件(35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4 宋明理学 名师精编课件(55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6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名师精编课件(19张).pptx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6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名师精编课件(27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2.10 梨园春秋 名师精编课件(共25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6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名师精编课件(59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2.7 汉字与书法 名师精编课件(共28张).pptx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2.10 梨园春秋 名师精编课件(共35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6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名师精编课件(25张).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