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表现层次.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北极及山地生态系统 丧失因素:大部分来自外部,最重要的是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北极雾,工农业活动(阿尔卑斯地区)。 丧失估计:没有确定估计。 6、北方森林系统 丧失因素:全球变暖、伐木、针叶林种植等。 丧失估计:远远不足。 7、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丧失因素:同热带森林,主要是人类干扰。 丧失估计:不充分。在南美及北美的太平洋沿岸有50%温带森林变为耕地。 8、干旱及半干旱地区 丧失因素:放牧、狩猎动物引入、水源点的形成、外来植物入侵、农耕等。 丧失估计:数据远远不足。 9、开阔海域 丧失因素:臭氧空洞引起紫外线辐射增加、温度上升、污染、资源采集等。 丧失估计:远远不足。 四、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作物种类的丰富度 30000种植物,7000种可被利用,200种是主要栽培作物,30种是重要食物作物,只有4种构成人类主要食物: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物种丰富度变小。 作物品系降低----从前在75%水稻种植区有3000个品系,现在只剩下10个品系。 每一次新的培植活动都会显著的减小作物的遗传多样性。 * * * * * * * * 动物界的辛德勒名单 中国物种灭绝现状 中国动植物种类中有总物种数的15% ~ 20%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 ~ 15%的水平。 近50年来,约有200种植物灭绝,高等植物中濒危和受威胁的高达4000 ~ 5000种,占总数的10%~ 20%。 近百年来,约有10余种动物绝迹,金丝猴、东北虎等20余种珍惜物种又面临灭绝的危险。 当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林中孤独地寻找配偶 ? 当最后一只没有留下后代的雄鹰从天空望向大地 ? 当鳄鱼的最后一声哀鸣? 在沼泽上空回荡......? 人类,也就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灭绝动物墓志铭 生态空间 / 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 /index.shtm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swdyx/index.asp 中国国家生物多样性信息交换所/ 野生动物网 /Index.htm 中国自然保护区 /index.htm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丧失 一)生态系统退化和丧失的影响因素(5类) 过度利用:无节制的动植物采集; 栖息地破坏:一系列的有计划土地改造引起,包括:农业、修建房屋、修路和筑坝、发展工业、土沙石挖掘、旅游等等。 生物入侵:动物、害虫、杂草。 污染 次生性生态系统丧失:两个或多个因素组合引起。 二)生境破碎化(岛屿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导致生态系统丧失的最主要现象是生境破碎化(岛屿化),对 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 1)片段生境的能量平衡明显不同于全部被茂密的植被覆盖的景观; 农田取代植被----到达地表的辐射增加,地表及土壤表层的温度日较差变大,植物遭受霜害可能性增加。剩余斑块边缘温度升高,外缘种入侵改变物种组成。 2)景观破碎的另一个明显作用是片段生境受风的影响加大; 直接影响--增大了对植被的机械损伤,增加植被蒸散; 间接影响—外来种随风入侵 3)景观破碎影响生态系统的水分循环; 蒸腾和蒸发率改变以及拦截雨的减少,土壤水分含量变化幅度加大,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加强。水循环改变带来外种入侵。 4)影响物种种群迁入率与灭绝率。 物种生存空间变化 实例: 上世纪70年代,巴西政府同意将亚马孙地区森林的50%变为农田或草场。形成1—10000ha不等的多个“岛屿”。 森林破碎产生边缘效应,物种消失迅速。 “岛屿”内环境变得恶劣:风使林内变得干燥,喜湿的蝶类迁出,被喜干的蝶类替代。为兰科植物传粉的蜜蜂不见了。鸟的种类迅速减少。同时大型哺乳动物不见了,靠他们的粪便为生的甲虫消失了。 由于物种在食物链中的特殊地位,一个物种的消失必然导致许多相关物种的灭绝。 三)世界主要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丧失 1、热带雨林 丧失因素:采伐、耕作、采矿、道路修建、旅游、工业发展、牧业发展、火灾、污染、人类迁移。 由于很难测定,丧失率的确切范围未知,但现有数据表明,丧失率非常之高。 2、草原 丧失因素:火灾、虫害和疾病、食草动物、洪水、农耕、外来草种、杂草引入、人类定居、牧场开发。 丧失估计:有足够的数据可参考。 波兰:40400km2的草原中有大约10000km2已经荒废;1973~1978 年,由于排水原因,湿草原已经从36%下降到23%。 巴拉圭:乔科草原起始面积320000km2,到1990年减少到原来57%。 加拿大:19世纪有360000~400000km2的开阔草原,到1982年只剩下80000km2,还在以每年500km2速度消失。 南非:起初有25000km2高山硬叶灌木群落生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