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电极对镧镍共掺铁酸铋薄膜电学性质的影响-硅酸盐学报.PDF

上电极对镧镍共掺铁酸铋薄膜电学性质的影响-硅酸盐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46 卷第 7 期 硅 酸 盐 学 报 Vol. 46 ,No. 7 2 0 1 8 年 7 月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July ,2018 DOI :10.14062/j.issn.0454-5648.2018.07.13 上电极对镧镍共掺铁酸铋薄膜电学性质的影响 1 2 彭增伟 ,刘保亭 (1.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河北 保定 071051 ;2. 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摘 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在 Pt(111)/Ti/SiO /Si(001)基片上制备了 La 和 Ni 共掺的多晶 Bi La Fe Ni O (BLFNO)薄 2 0.975 0.025 0.975 0.025 3 膜,分别以氧化铟锡(ITO)和 Pt/SrRuO3(SRO)为上电极构建了 ITO/BLFNO/Pt 和 SRO/BLFNO/Pt 两种电容器。研究了两种上电 极对 BLFNO 薄膜电学性质的影响。当测试电场为 1 333 kV/cm 时,ITO/BLFNO/Pt 和 SRO/BLFNO/Pt 电容器的剩余极化强度 分别为 105 和 139 2 μC/cm 。通过拟合两种电容器的电流密度,发现导电机理都为Poole-Frankel 机制。当 404 nm 的紫光入射到两 种电容器表面,电流密度都相应的增大。测试电场为 250 ‒4 2 kV/cm 时,ITO/BLFNO/Pt 电容器电流密度增长量为6.55×10 A/cm ; ‒4 2 而 SRO/BLFNO/Pt 电容器的增长量为 1.38×10 A/cm 。 关键词:铁酸铋薄膜;镧镍共掺;上电极;电学性质 中图分类号:O47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454–5648(2018)07–0972–06 网络出版时间:2018‒04‒23 Effect of Top Electrode on Electric Properties of La and Ni Co-doped BiFeO Thin Films 3 1 2 PENG Zengwei , LIU Baoting (1.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th China Electri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