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词就类活用
古代汉语 第五章 词类活用 一、“词类活用”的内涵 二、使动用法 三、意动用法 四、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异同 五、名词用如动词 六、名词用作状语 七、词类活用的条件 一、“词类活用”的内涵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语法功能,具备另一类次的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词类活用”。 二、使动用法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所表达的含义: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与状态。 如: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弱秦”即“使秦国弱”。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绿江南岸”即“使江南岸绿”。 ①生死而肉骨 肉:使……长肉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汗牛充栋 汗:使……出汗 ④汗马功劳 ⑤齐威王欲将孙膑 任命……为将 ⑥中军置酒饮归客 饮:使……饮酒 ⑦生死而肉骨 使……复生 ⑧惊天动地 使……惊奇;使……感动 ⑨可烧而走也 使……逃走 ⑩焉用亡郑以陪邻 《左传》使……灭亡 ?既来之,则安之。使……来归 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如果带有宾语,一般为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鸿门宴》) “活之”即“使之(项伯)活了下来”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史记·鸿门宴》) “忿恚尉”即“使尉(军吏)忿恚(生气)” 1、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4、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满井游记》) 不及物动词用为使动用法时,后面的宾语可以省略。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荀子·天论》) “病”即“病之”,“使之生病”的意思。 及物动词也可以用作使动,为与一般用法相区别,用为使动的及物动词一般要破读。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子路从而后》) “食之”即“使之食(吃)”,“食”破读为sì “见其二子”即“使其二子见(拜见)子路” “见”破读为xiàn 三、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即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意动用法仅限于形容词与名词的活用。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所表达的含义: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备这个活用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 “异之”即“认为之(桃花源的景象)奇异”。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晁错《论贵粟疏》) “贵五谷”即“认为五谷重要”。 “贱金玉”即“认为金玉不重要”。 ①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鱼肉百姓 鱼肉:以……为鱼肉 ③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作门客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不仅仅把亲人当作亲人,不仅仅把孩子当作孩子。” ⑤友风而子雨 以……为友;以……为子女 ⑥幕天席地 以……为幕布;以……为席子 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五、名词用如动词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除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外,还经常活用为一般的动词,表达与这个名词意义相关的动词含义,我们称之为“名词用如动词”。 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鸿门宴》) 目:使眼色。 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刃:杀。 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三戒》) 蹄:蹄 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 ①籍吏民,封府库 ②沛公欲王关中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④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 ⑤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⑥大楚兴,陈胜王 ⑦范增数目项王。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⑨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⑩质于秦。 六、名词用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可以不用介词的帮助,经常直接放在谓语中心语前面作状语,我们称之为“名词作状语”。 古汉语的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以下内容: 1、表示方位或处所 古汉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行为动作在什么地方发生,或者行为动作向着什么方向发生。如: 大月氏复[西]走。(《汉书·张骞传》) 西走:向西逃走。 蜀太守以下[郊]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郊迎:在郊外迎接。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①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④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⑤而相如廷叱之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七、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