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戚继光抗倭 3、戚继光抗倭的过程 (2)台(tāi)州九战九捷 * 在明朝的对外关系史上,郑和与戚继光是最著名的人物,他们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被后世所称颂。为什么说郑和的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戚继光是怎样荡平倭寇的呢? 明朝的对外关系 1.知道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路线及意义等相关史实; 2.知道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正确评价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3.认识郑和远航是航海史上的壮举,学习戚继光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目标 目录 郑和下西洋 一 二 戚继光抗倭 三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西洋在哪里? 为什么派郑和去? 为什么要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本第一子目: 郑和下西洋,“西洋”在哪里啊? 童年的郑和 郑和,原姓马,回族,云南人。后被明宣宗钦封为“三宝太监“。 1381年,明军进攻云南时,郑和被俘虏,遭受“宫刑”。 1384年,14岁时经宫中指派,进入朱棣的燕王府服侍。 郑和下西洋 童年的郑和 郑和少年时就在朱棣身边长大,跟着朱棣南征北战。 靖难之役 燕王朱棣 明惠帝朱允炆 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即明惠帝。 朱允炆继位后,采取削藩的政策,导致藩王朱棣造反。 1402年,朱棣攻破明朝首都南京,朱允炆下落不明。不久,朱棣称帝,即明成祖,随后迁都北京。 童年的郑和 郑和少年时就在朱棣身边长大,跟着朱棣南征北战。 在“靖难之役”中,郑和立下功劳。 深得明成祖朱棣的赏识与重用。 史料分析: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出自《明史·郑和传》 注释:成祖即朱棣,惠帝即朱允炆 阅读上述材料,思考,为什么明成祖要派郑和下西洋? 1、目的:①寻觅下落不明的明惠帝,②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与威望。 结合教材,可以得出第三点目的:③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郑和下西洋 政治目的 经济目的 2、时间 1405年——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 观察图片,郑和途径了哪些国家?到达了哪些地方? 3、路线:到达亚、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活动: ①赠送礼品,发展友好关系; ②开展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发现美洲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次数 7次 四次 人数 27800人 1000人——1500人 船数 大号宝船63艘(共百余艘) 17艘 船只大小 大号宝船长44丈,宽18丈,即长151米,宽61米。 旗舰长24米,宽6米。 阅读表格,思考,和哥伦布的航海活动相比,郑和下西洋有哪些特点? 郑和下西洋,时间长,规模大,航海技术先进,是历史上的空前壮举。 和哥伦布的航海相比,郑和下西洋是友好之行。 时间长 规模大 材料二: 郑和作为人类征服海洋的先驱,他揭开了世界航运史从大陆转向海洋的序幕,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他对中国和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对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完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阅读材料,想一想,归纳郑和下西洋的其它特点或意义? 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 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郑和下西洋 5、意义: ①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在世界历史上空前壮举; ②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③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 ④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zī,计量)。 ——《明史·郑和传》 分析材料,说明了郑和下西洋的什么负面意义? 劳 民 伤 财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 5、意义: ①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在世界历史上空前壮举; ②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③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 ④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⑤郑和下西洋也有劳民伤财的一面。 郑和下西洋 问题思考,郑和下西洋为什么可以取得成功? 背靠大树好乘凉。 前提条件:明朝初期国力雄厚。 郑和七下西洋之后,明政府越来越保守,并逐渐禁止了海外探索,把辽阔的海洋拱手让给了西方探险者。然而,明朝的故步自封,却没能阻止来自于海上的威胁—— 倭寇 1、定义——什么是“倭寇”、“倭患”?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明朝中期,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进行武装抢劫,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戚继光抗倭 二、戚继光抗倭 2、“倭患”的背景 日本战国时代 大致对应中国的明朝中期。 战国时代是一个动荡的时期,国家分裂,诸侯争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共25张PPT).ppt
- 2018-2019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件:4.专题四 维护公平 守护正义(共13张PPT).ppt
- 北师大版(2017)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与发展课件(共27张PPT).ppt
- 北师大版历史九下 11课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共37张PPT).ppt
- 部编人教版7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共29张PPT).ppt
- 鲁人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13.2 我们在行动(18张幻灯片).ppt
-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共26张PPT).ppt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3.1 认识自己 课件(共22张PPT).ppt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1 悄悄变化的我 课件(共31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共51张PPT).ppt
-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共15张PPT).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共16张PPT).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共25张PPT).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共28张PPT).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共19张PPT) (1).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共20张PPT).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共19张PPT).ppt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共36张PPT).ppt
- 人教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共45张PPT).ppt
- 人教新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课件(共38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