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2018)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3课 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课件(共35张PPT).pptVIP

中图版(2018)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3课 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课件(共35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农炮:一种身管较长、弹道平直低伸的野战炮。最早起源于14世纪,到16世纪时,欧洲人便开始把这种身管较长的炮称之为加农炮,当时身管长为16~22倍口径。18世纪,身管长一般为22~26倍口径。 榴弹炮:一种身管较短,弹道比较弯曲,适合于打击隐蔽目标和地面目标的野战炮。一次大战时炮身长为15~22倍口径。 第3课 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致发生在什么时候?其标志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创造最多的是哪两个国家? 复习导入 项 目 英 德 法 美 19世纪中期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4 2 3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19世纪中期英法德美工业产量在世界所占位次怎样? 1913年英法德美工业产量在世界所占位次有什么变化? 一、三国同盟的建立 1、原因 1913年英法德美殖民地面积在世界所占比次怎样?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 如德国想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世界霸权。 材料一:英、美、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 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有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 德国想 要什么? 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要求获得更多的殖民地 法德两国的矛盾 普法战争法国的战败 ,使法国失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赔款50亿法郎,丧失在西欧和中欧霸主地位,国内各阶级一致要求报仇雪恨。 德国则唯恐法国东山再起,极力扩充军备。 意 巴尔干问题 突尼斯问题 法 德 奥 俄 英 争夺巴尔干半岛 普法战争后果 争夺欧洲霸主 俄奥两国的矛盾 一、三国同盟的建立 1、原因 组成国:德、奥、意 核心国:德 2、三国同盟的形成 奥匈帝国是追随者 意大利是动摇者 1882年签订三国同盟条约 意大利的三心二意、望风使舵,充分说明了帝国主义完全是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就帝国主义国家之间而言,只有利益的结合,而毫无信义而言。 二、三国协约的形成 意 巴尔干问题 殖民地突尼斯问题 法 德 奥 俄 世界霸权 、殖民地问题 英 争夺巴尔干半岛 普法战争后果 争夺欧洲霸主 形成过程:1894年法俄协定 1904年英 法协定 1907年英俄协定 组成国:英、法、俄 核心国:英 二、三国协约的形成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意 巴尔干问题 突尼斯问题 法 德 奥 俄 世界霸权 、殖民地问题 英 争夺巴尔干半岛 普法战争后果 争夺欧洲霸主 1882 1879 1904 1907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两大军事集团的最终形成 1882 1907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德 英 法 俄 意 奥 1879 1882 1882 1892 1904 1907 代表同盟国集团 代表协约国集团 二、三国协约的形成 组成国:英、法、俄 核心国:英 两大军事军团的性质: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20世纪初,德国舆论大肆鼓吹战争,公然叫嚣“战争是万事之父”,“是一种拯救人类的事业”。德国早在1905年就制定了战争计划。1913年,德国参谋总长小毛奇狂妄地宣称:“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 思考: 德国为什么这样渴望战争? 德国渴望战争是为了通过战争 夺取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 地,满足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 德国宣传可以轻易打败英(左)法(右下) 俄(右上)三国的明信片 德国宣传要教训塞、俄、法、比、英各国的明信片 二、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 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影响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性质 三国同盟:德、奥、意(德国为核心) 三国协约:英、法、俄(英国为核心) 组成国 (核心国)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根本原因 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三、军备竞赛的开展 1880~1914年各国陆海军总人数(万人)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4年 沙俄 79.1 67.7 116.2 128.5 135.2 法国 54.3 54.2 71.5 76.9 91 德国 42.6 50.4 52.4 69.4 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angqing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