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561-2002动物炭疽诊断技术.pdf

  • 210
  • 0
  • 约2万字
  • 约 16页
  • 2019-01-18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  2002-08-27 颁布
  •   |  2002-12-01 实施
  1.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3.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ICS11.220 B41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农 业 行 业标 准 NY/T561-2002 动物炭疽 诊 断技术 Diagnostictechniquesforanimalanthrax 2002一08一27发布 2002一12一01实施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农业部 发 布 NY/T561-2002 前 言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致的人畜共患烈性传染病,对反当动物危害尤为严重。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 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仍有本病的发生,我国个别地区也有散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Organization forAnimalHealth(英),OfficeIntentionaldesEpizootic(法),OIE]将该病列为B类动物传染病,我国农 业部将其规定为二类动物传染病。 本标准与OIE编著 《哺乳动物、禽和蜜蜂A和B类疾病诊断试验和疫苗标准手册》(2000)中有关炭 疽抗原的诊断技术基本一致。但该手册介绍的血清学试验,由于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差而未采用。本标准 吸收了农业部1979年颁布的皮《张炭疽沉淀反应技术操作规程》和 《荧光抗体检验撰、毛、绒类炭疽杆菌 操作规程》等部分内容,因此,在本标准实施之后,上述规程将自动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农业部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动物检疫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世若、王兴龙、沈广、韩文瑜、梁焕春。 NY/T561-2002 动 物 炭 疽 诊 断 技 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炭疽杆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血清学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动物炭疽病的诊断及检疫。 2 新鲜疑似炭疽病料标本的细菌学检查 2.1 显微镜检查 2.1.1 材料准备 2.1.1.1 器材 恒温箱、显微镜、高压灭菌器、煮沸消毒器、漏斗、15mmX150mm试管、最小反应管、移液管、带胶 乳头的毛细吸管(或血清加样器)、乳钵、中性石棉、5ml一注射器、外科刀、镊、铂金耳、酒精灯等。 2.1.1.2 培养基 戊烷眯多粘菌素血液琼脂平板、碳酸氢钠琼脂平板、快速增殖肉汤、普通营养肉汤、普通营养琼脂平 板、2%绵羊血液琼脂平板、2%兔血清琼脂平板等,配制方法见附录Ao 2.1.1.3 试剂 炭疽沉淀素血清、阴性血清、标准炭疽杆菌抗原、炭疽荧光抗体、炭疽噬菌体。 2.1.1.4 溶液及染色液 克氏固定液、磷酸盐缓冲盐水(PBS),缓冲甘油、0.5%苯酚(俗名石炭酸)溶液、福尔马林龙胆紫染 色液、碱性美蓝染色液、革兰氏染色液,配方见附录Be 2.1.1.5 实验动物 体重17g-20g清洁级昆明系小鼠。 2.1.2 病料标本采集 疑为炭疽动物,除慢性者外,其他不论是最急性者或急性者均于生前将耳部消毒后取血液,病变部 取水肿液或渗出液等直接涂于载玻片上,自然干燥后,将玻片涂面相对叠好,中间用火柴杆隔开,以线拥 扎,外用塑料纸包好。或用灭菌脱脂棉、滤纸、布片吸取血液等放于小试管中.待检。 死后,自消毒的耳根部或四肢末端部采取血液滴于玻片上;或用细绳在耳根部紧扎两道,在两绳之 间将耳割下,以5%苯酚溶液(见第B-8章)浸湿的棉布包好,放广口瓶中待检,耳切口处用烧红的烙铁 烧灼止血。已经错剖的疑似炭疽动物尸体,可取肝、脾、肾等脏器置于试管中,待检。 上述涂片自然干燥,火焰固定,如涂片较薄,也可用无水甲醇或乙醇固定,然后用下述染色法染色 镜检。 2.1.3窗比格尔(Ribiger)氏英膜染色法 2.1.3.1 操作方法 滴加。.5ML-1.0ml福尔马林龙胆紫染色液(见第B.5章)于涂抹面上,染色2s-5s,水洗(冲洗 水用次氯酸盐溶液消毒,余同)、干燥、镜检。 2.1.3.2 结果观察 粗大菌体呈竹节状排列,染成深紫色,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