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14课 太平天国运动 名师精编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

高中地理第14课 太平天国运动 名师精编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第14课 太平天国运动 名师精编课件 岳麓版必修1

华尔 洋枪队 返 回 返 回   华尔(1813—1862),美国殖民主义者,长期从事海上冒险活动。1860年,太平军攻克苏州,英美等国为了阻止太平军攻占上海,由清朝苏松太道吴熙出面,委派华尔召募外国籍人组成“洋枪队”,任领队。1861年8月,他在松江改组洋枪队,任用欧美人当军官,招骗 中国人充当兵士,组成中外混合军。11月中旬,洋枪队发展到两千多人。1862年初,当太平军进军上海的时候,洋枪队配合英法在上海的正规军、清军进行抵抗。清政府赐给华尔官衔,称洋枪队为“常胜军”。中外反革命军保住上海以后,开始进攻嘉定、青浦、南桥等地的太平军。9月,华尔率“常胜军”和英法侵略军一起进攻浙江慈溪,华尔受重伤,不久毙命。 l.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民族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 2.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满族与汉族的矛盾   D.儒家思想和拜上帝教的矛盾 1、C 2、B 3.定都天京后,洪秀全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说明洪秀全 A.背叛了农民革命事业   B.没有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   C.要限制杨秀清的野心   D.为了完善农民政权的法律性 4.太平天国西征的重要性在 A.集中主力打败凶狠的敌人——湘军   B.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保证粮食供应   C.解除威胁,巩固天京大本营   D.切断清朝南北联系,推翻清朝 B C 5.《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主要表现在 A.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C.绝对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D.禁止地主收租,承认耕者有其田 C 6.《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分田”规定的实质是 A.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   C.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7.《天朝田亩制度》中绝对平均分配方案无法实现的根本 原因是 A.当时军事斗争紧张,客观环境不利于实施   B.中外反动势力日趋勾结,敌我力量悬殊   C.违背了农民小生产者、小私有者的本性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其失去了时机 C C 8.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又包含着隐患,主要是指 A.面临封建势力的疯狂反扑   B.缺乏政治、经济和思想上的牢固基础   C.外国侵略势力要渔翁得利   D.一系列军事行动中太平军人员伤亡太大 B * 相比之下,西方为何能提出《独立宣言》《权利法案》《人权宣言》?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农民的局限性。 * 相比之下,西方为何能提出《独立宣言》《权利法案》《人权宣言》?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农民的局限性。 * 相比之下,西方为何能提出《独立宣言》《权利法案》《人权宣言》?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农民的局限性。 * 相比之下,西方为何能提出《独立宣言》《权利法案》《人权宣言》?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农民的局限性。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年)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深刻的变化? 这种变化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有关系吗? 请结合马克思下面的话进行思考。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因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这段话反映了什么问题? 材料:鸦片战争后,银贵钱贱的问题日益严重,农民“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这段话反映了反映了什么问题? 一、发生的社会根源 1、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自然经济瓦解,农民手工业者破产 财政危机,人民负担加重 吏治腐败 自然灾害不断 二、14年天国兴衰 (二)聚众而起—兴起与发展 (一)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关于拜上帝教 拜上帝教的理论组成:基督教义、儒家思想、农民的平均主义 敬拜皇上帝;皇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号召以阎罗妖“共击灭之” 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表达了农民要求平等的理想,在斗争前期起了组织和号召作用;但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二、14年天国兴衰 (二)聚众而起—兴起与发展 1、金田起义 2、挥师北上:广西—湖南—湖北 3、沿江东下 4、定都天京(1853年)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拜上帝会会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