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人体结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人体结构与服装 人体主要各部位基准点: 正面:肩颈点、乳凸点、前腋窝点(胸宽点)脐点、腹凸点、膝高点; 侧面:肩端点、肘高点、胯骨宽点、内外脚踝点; 后面:颈椎点、肩胛凸点、后腋窝点(后背宽点)、臀凸点。 人体主要精准线: 颈围线、肩线、胸宽线、背宽线、胸围线、腰围线、袖肘线、臀围线、膝围线、裤脚口围线。 人体特征 整体上:男性骨骼粗壮,肌肉发达,躯干略短,四肢略长,女性骨骼相对窄小,肌肉不如男性发达,身材相对丰满,躯干略长,四肢略短。 躯干部分:人体前后面从肩部至腰部,腰部至臀部形成一倒、一正两个梯形组合。男性肩宽大于胯宽,即上宽下窄,呈倒梯形;而成熟女性肩宽小于胯部宽,即上窄下宽,呈正梯形。 女性由于胸部和臀部丰满,腰部修长,前身曲度大于后身,侧面呈S状,这些特征是决定女装设计前胸省量、前后身平衡的重要依据。 3、人体细节 1)颈部:女体颈部细长,喉结不明显,男性颈围较粗,喉结凸出明显; 2)肩部:女性肩宽比男性窄, 3)胸部:女性因乳房的隆起而起伏变化大,而男性胸较宽且起伏变化小。 4)腰部:女性腰部细长而位置较高,男性腰粗而位置低; 5)臀部:女性臀部盆骨宽大,臀凸明显,丰满靠下;男性盆骨较窄,臀凸不明显。 6)上肢与下肢:女性的四肢较细,男性较粗。 三、人体数字与服装的关系 颈部:颈前长一般为4—5cm,颈后长为6—7cm,颈中部围度与颈根部围度之差在2.5—3.0cm,颈部前倾约17—19°(女性19°,男性17°); 肩部:一般肩斜与水平线的夹角女性前肩为21—22°,后肩为18—19°,平均为20°;男性略大,平均为21°;女性落肩小于男性。 前胸:女性由于前乳点较高,存在明显的胸坡度,我国正常成熟女性的胸坡度为24°,男性则小得多;女装的撇胸量远远大于男装。 手臂下垂自然弯曲:女性小于男性,这是由于体型平衡差异所致,女性为6cm,男性为6.8cm;女西服袖比男西服袖的袖肘弯曲度小。 前腹部的倾斜:腹凸点与腰倾斜线的垂直夹角为6—8°,中老年因腹凸更明显,倾斜角度更大。 臀凸点与腰倾斜的垂线夹角为20—22°,臀沟与腰倾斜的垂直夹角为8—12°; 臀凸点与大腿根的垂直距离为3—6cm; 人体自然站立,腿部向后倾斜,与人的重心线夹角为6—8°;反应到裤装造型上,前后片中档(膝高线)差不应小于2.5cm,前后片脚口宽差也不得低于2.5cm;传统的西裤裤腿前后片差一般为4cm左右,就是为了解决人体自然静态站立是后裤腿紧贴小腿肚,避免裤筒从前向后,从上向下产生斜向皱纹,确保裤型美观。 人体正常的运动数据与服装设计的关系 成功的服装设计必须是审美性和实用性(功能)的完美结合,功能性和装饰性都同等重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甚至在一些特定设计上,功能性放在第一位,显得比装饰性更重要。满足人体运动需要是功能性设计要求中最重要的部分。 除膝盖部位,人体前屈活动的机会是最多的,且前屈的数字幅度大都比较显著,所以,在运动机能的结构设计上,就必须考虑在服装的后身增加运动量(裤装后裆线的加长,起后翘,衬衣后下摆长于前身、袖根后部的伸长量等设计),而在人体非关节部位的服装更多考虑则应该是审美,符合人体曲线,平整等。 人体关节正常运动范围: 序号 活动部位 活动种类 活动尺度 服装设计的作用点 1 腰脊关节 前屈 80—90° 后身长度方向增加运动松量(裤后腰起翘、衬衫后身加长) 后伸 30° 左右侧屈 35° 旋转 45° 2 髋关节 前屈 120° 臀部加活动松量(臀围加放余量),增加强度(后裆部) 后伸 10° 外展 45° 内收 30° 3 膝关节 后屈 135° 前膝盖部位加活动松量,增加强度,足后根部位增加强度 前伸 0° 外展 45° 内收 45° 4 肩关节 前上举 180° 后袖根部位增加伸长量 后甩(振) 60° 外展 180° 腋下袖根部位增加伸长量 内收 75° 5 肘关节 前屈 150° 肘弯幅度,肘部增加强度 伸 0° 6 颈部关节 前屈 45° 连衣帽即领型设计参考数据 伸 45° 左右侧屈 45° 旋转幅度 60°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