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_吃十二章.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_吃十二章

说 —— 三、通假字 有 —— 四、背诵全文 悦 又 而 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1、作家作品类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成语类 温故知新 三省吾身 三人行必有我师 3、名言警句类 ①用于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 ②用于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③用于思想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三人行必有我师 ④用于思想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用于日常生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以致用 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 来表达 2、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 。 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 。 4、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 。 5、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朋友,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人不知而不愠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表示顺接 表示转折 表示修饰关系 表示并列关系 “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种: 表示承接关系 学而不思则罔 默而识之 敏而好学 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厌 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 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世人尊称孔子为--------“圣人”、“先师” 人们把到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 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人书籍中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孔府大成殿 大成殿孔子像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山东曲阜“三孔”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林 孔子墓地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孟子》、《中庸》、《大学》、《论语》)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本文十二章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之道。 论语 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 《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语》—— 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共二十篇。 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类型 1、语录体 2、对话体 3、叙事体 1.子曰:“学 而 时习之,不 亦 说 乎 ?有 朋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乎?人不知而不 愠, 不亦君 子 乎 ? ” (《学而》) 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先生,指孔子 yuè 通“悦”,愉快 生气,发怒 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代指学习的内容 也、也是 人家不了解(我)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 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 每天 泛指多次 自我检查,反省 自己 wèi 忠心,尽心 真诚,诚实 老师传授的知识 复习 zēng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替 (《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文档评论(0)

180****515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