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4卷第4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4No.4
2012年07月 JOURNALOFHIT(SOCIALSCIENCESEDITION) Jul.,2012
·文学与文化研究 ·
中国古代文人的弥勒信仰研究
张 培 锋
(南开大学 文学院,天津300071)
摘 要:弥勒信仰是中国佛教信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弥勒信仰中包含着深厚的“人间净土”情怀。中
国弥勒信仰中体现的大度、忍耐、逍遥,将入世与出世完美统一的精神,对于在中国传统人本主义文化背景下成
长起来的古代知识分子而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由于历史的原因,弥勒信仰较之其他的佛菩萨信仰———如弥
陀净土信仰、观音信仰、文殊信仰等,显得更为复杂,甚至在某些历史阶段,出现讳言弥勒信仰的状况。从古代
文人与弥勒信仰之间的关系角度入手,对弥勒信仰在中国古代的演变轨迹作视角比较独特的考察,可以揭示中
国佛教弥勒信仰的某些独特内涵,为当代佛教建设提供宝贵借鉴。
关键词:弥勒信仰;古代文人;佛教
中图分类号:I2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1971(2012)04-0072-06
特的内涵。第一位被确切指认为属于“弥勒化
一、从弥勒化身看弥勒信仰的文人性 身”的人是一位在家居士———傅翕。据《释氏正
中国的弥勒信仰,应始于晋代有关弥勒经的 统》卷八记载:
传译。最早将弥勒经典传入中土的,当是西晋的 傅翕,字玄风,义乌人,母王齐。建武四
竺法护,在太安二年(303)译出《弥勒下生经》(亦 年五月八日生,端靖淳和,无所受著。与里人
渔,以笼盛鱼沉水中祝曰:“欲去者去,止者
名《弥勒当来下生经》或《弥勒成佛经》)一卷,同
留。”人以为愚。年十六娶留氏,子二人,普
时,还译有《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一卷。其后,
建、普成。洎二十四,渔于稽停塘下,梵僧嵩
鸠摩罗什于后秦弘始四年(
402)译出《弥勒成佛
头陀语曰:“我昔与汝于毗婆尸佛前发愿度
经》一卷,还译有《弥勒下生成佛经》一卷。南朝
众生,今兜率宫受用悉在,何当还耶?”令视
宋初,北凉沮渠京声所译的《观弥勒上生兜率天
水,则圆光宝盖,环覆其身,乃悟曰:“炉 之
经》行世。根据这些经典的内容,弥勒信仰可分
所多钝铁,良医门下足病人。方急度生,何暇
为上生经和下生经两大系统。前者叙述弥勒在兜
思兜率乐?”从僧至松山下双树间曰:“此
率内院说法的情景、兜率天宫的殊胜,以及往生兜 修行地也。”结庵自号“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
率天的修行方法;后者则在描述弥勒下生时,人间 慧大士”。种植蔬果,任人采取,为人佣工。
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弥勒佛在龙华三会中说法度 与妻妙光昼作夜归,敷演佛法。苦行七年,宴
众的盛况。这些弥勒经典的传译,为弥勒信仰在 坐见释迦、金粟、定光三佛东来,放光如日,又
中国的流行奠定了基础。 金色自天下集于身,拳握之内或吐妙香,胸臆
但在中国流传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