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安全用电.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第三节 安全用电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2、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知道如何防雷。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触电事故和安全用电原则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问:你知道如何防雷吗?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113—116页,完成下列练习。 1、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2、常见的触点事故有哪些? 3、安全用电的原则有什么? 4、现代建筑是怎样防雷? 交流展示。 合作探究。 1、观看图片 问:你看见过“高压危险”的标志吗?知道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吗? 2、你知道为什么不能用湿的手摸开关? 湿手电阻小,由欧姆定律Ⅰ=U/R可知,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小,电流越大,则对人体危害大 电流/mA 交流电(如家庭电路) 直流电(如电池 ) 0.6~1.5 手轻微颤抖 无感觉 2~3 手指强烈颤抖 无感觉 5~7 手部痉挛 感觉痒热 8~10 难于摆脱电极,能摆脱手指剧痛 热感觉增强 20~25 手迅速麻痹,不能摆脱电极,剧痛,呼吸困难 热感觉大大增强,手部肌肉不强烈收缩 50~80 呼吸麻痹,心房震颤 强烈的热感觉,手部肌肉收缩、痉挛,呼吸困难 90~100 呼吸麻痹,延续3s心脏麻痹 呼吸麻痹 300~ 呼吸心脏麻痹,肌体组织遭到电流的热破坏 3、观察图片,问:这些隐含了哪些安全用电常识? 4、从这幅图片中,你能否根据经验提出几点合理的建议?你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5、了解触电内容。 6、小结: (1).不高于36V电压为安全电压。 (2).电压越高,通过的电流越大,对人造成的危险就越大。 (3).触电的类型分为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 (4).安全用电原则: (a)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b)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要断开开关; (c)不弄湿用电器,不破坏绝缘层 (d)保险装置、插座、导线、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 7、你知道为什么古代建筑的边缘做成龙形的装饰物吗? 8、发生雷雨天气时不要在大树下避雨,容易发生雷电触电事故. 9、了解关于避雷针的知识。 早在公元220年至265年的三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避雷室的设备,这在当时的建筑物上都可以看到。公元420年至589年的南北朝时期的建筑物上也有“避雷室”。 公元960年至1279年的宋朝时期的建筑物上也都有不同形式的避雷设备—雷公柱。避雷室、避雷柱,这些设施都是为了避免雷击而设置在各种建筑物上的。这些避雷设置,要比以前认为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于公元1752年发明避雷针要早得多。 公元1752年富兰克林冒着很大的生命危险(和他的儿子)在费拉尔德亚城雷雨交加的一天进行了捕捉雷电的实验。他和他的儿子将一只带有铁丝尖 端的丝绸做的风筝放上了雷电轰鸣的雨空。不久由于风筝有铁丝,立即从云中导下了电,直传到铁丝末端钥匙上,并放出火花。他将钥匙接触莱顿瓶(一个可充电的设备)把雷电储存起来,使之充电。这个惊人的实验结果,打破了关于“静电”和“动电”的绝对分割开的归说法,为电学发展作了很大贡献。富兰克林这一发现,使他想 到高大的建筑物经常有雷电击毁的情况,若把铁丝绑到高大建筑物的顶端,把雷电引入地下,不就可以避免雷击吗?于是他搞了避雷针。当他的避雷针应用在各种高大建筑物上时,免除了雷电击毁的危险。 以后,人们认为避雷针是美国人福兰克林最先发明的,苏联认为避雷针是18世纪时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发明的,然而事实证明避雷设备和避雷针是中国最早发明的,而且要比美国人、俄国人早1000多年。 这个结论是由华南工学院建筑系龙庆忠教授,经过长期调查研究提出来的,并发表了论文,在论文中用大量的史科和实物证明避雷针是我国最早发明的。 这个结论不仅我国科学工作者证明了,而且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列· 戴马甘兰也证明中国人发明避雷针要比欧美国家早。因为他在我国旅行中也发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物上早就有避雷设置。 学生观察图片115页。防雷电实例: (1) 避雷针 (2)高压输电铁塔最 上面的两根导线 (3) 建筑上的龙角形 铁制装饰物 五、小结 六、课堂练习。 1.(2013?淄博)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 B.修理家庭电路时没有断开总开关 C.电灯的开关接在零线和灯泡之间 D.在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熔断后用铜丝代替 2.(2013?玉林)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保险丝烧断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B.开关要接在火线与用电器之间 C.只有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D.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可以不接地 3.为宣传安全用电, 某同学制作了一

文档评论(0)

直挂云帆济沧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