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族主义与包容性发展62
心性儒学与政治儒学 孔子开创的儒学其基本特性就是从道德的角度楔入政治,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的政治立场,所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为政》)。所以孔子孜孜不倦地界分君子与小人,都是为了强调个人修身养性的道德品质对治理国家的关键作用。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的回答是:“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评析国学热 当代的国学热提示着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体现了民族自尊与自信的高扬,开启了民族文化的自觉 。 国学热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精神家园方面对本土的传统资源的热切渴求。 在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道德秩序和个人安身立命的问题日益突出起来。 国学热有助于破除“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及其文化霸权对我们的影响。 评析国学热 反民主:“儒士共同体专政”,即“仁政”或“仁慈的权威主义”,并在坚持儒家“实质性不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精英联盟”的统治策略。 “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并非完全建立在同意学说的基础上,因为政治不同于政府,政治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不能通过人民同意产生,而政府则是一个理性概念,可以通过人的心志设计创造。(蒋庆第334页)” “政治儒学是儒学,而儒学的特征是既对人类现实世界(包括政治)抱有切实的责任感,又视权力如浮云过太虚而超越世俗的虚荣,故政治儒学的责任感可以说是超越虚荣的责任感,而非一味追逐权力只满足自己权欲的责任感。” 韦伯的责任伦理——“奇理斯玛”威权政治 认为“在政治面前人人平等”,这就否定了人类优秀者有权利统治人类非优秀者的政治正当性,即否定了儒学“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政治正当性,亦即否定了圣贤统治与君子统治的政治正当性。通过这种否定,政治就变成了平庸者的自治,其实是政治变成了平庸者自利自娱的人间天堂,在政治中任何道德约束不复存在,一种善的政治秩序不复可能。这是“政治儒学”坚决反对的,因为这种自由民主思想否定了“王道政治”的正当性基础,即否定了“道德差别具有政治统治意义”的“圣贤政治的正当性”。 蒋庆为中国设计出儒教支配下的政治架构:“行政系统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则“可分为‘通儒院’、‘庶民院’、‘国体院’”。 “通儒院’议长由儒教公推之大儒担任,终身任职制”,议员则由社会公推之儒家民间贤儒和国家成立通儒学院特地培养出来的贤儒担任。“国体院”议长由孔府衍圣公世袭,议员则由衍圣公指定吾国历代圣贤后裔、历代君主后裔、历代历史文化名人后裔产生。 评析国学热 对民族精神作抽象化理解,没有看到民族精神也是不断革故鼎新、“与时偕行”的。 (三)当前中国民族主义的特点 1、从生成机制看:应激——反应式 它没有西方民族主义那种市民社会发展的内生机制,没有工业化的社会结构作为支持,有的只是对外力刺激的回应。 中国民族主义的这种应激性特征决定了其爆发时的强烈情绪化和场面的壮观性,但是这种民族情绪由于缺乏抽象的理念和教义,往往随着外部压力的减退迅速烟消云散。(非理性的暴力倾向) “民族主义在中国,成为一个巨大而空洞的符号,徒有激情洋溢的爱国情绪,而始终缺乏稳定的、持恒的、为共同体的人们所基本认同的价值体系、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而这些迫切需要建构和认同的实质性内容,恰恰又是中国的民族主义所最匮乏的。 ”(许纪霖 ) 2、话语体系的复杂性 话语性质:爱国主义性质的民族主义占主流 非主流的极端或激进的民族主义 《中国不高兴》(宋晓军、王小东、黄纪苏、宋强、刘仰5人2009合著) (1)对本民族、西方民族(包括日本)及中西民族关系的历史和现实存在片面认识,并因此而产生出根深蒂固的偏见,这些片面认识和偏见成为其判断、情感和态度的基础; (2)用过时的、僵化的理论来理解当代国际关系; (3)用排外、仇外的方式来表达对本民族(国家)的忠诚。 逆主流形态:民族分离(裂)主义 2、话语体系的复杂性 话语主体的层次性: 官方话语:温和、理性的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复兴。 学术话语:一是知识分子以民族主义者身份进行的学术言说(现代新儒学);二是知识分子以民族主义研究者的身份进行的学术讨论 大众话语: 第一,有欠成熟的政治诉求表达方式。 “给我枪给我炮,我来保卫钓鱼岛”,“誓死捍卫中国领土钓鱼岛”,“日本滚出钓鱼岛,保卫国土” 。 第二,具有暴力倾向。 “哪怕华夏遍地坟,也要杀光日本人”,“宁可大陆不长草,也要收复钓鱼岛”。 第三,不满现实的社会心理和政治取向。 “毛主席,想念你”,“要怎么收回国家领土──钓鱼岛?不如叫城管和中国的贪官去吧”。 (四)评估当前中国民族主义 1.中国民族主义是对全球化的防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