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T10058-1992-猕猴桃酱》.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猕猴桃酱 SB/T 10058—92 ━━━━━━━━━━━━━━━━━━━━━━━━━━━━━━━━━━━━━━━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猕猴桃酱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 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猕猴桃为原料,经去皮、破碎或打浆、加白砂糖、果胶浓缩等工艺加 工制成的猕猴桃酱。 2 引用标准 GB 11860 蜜饯食品理化检验方法 GB 12295 水果蔬菜制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光计法 GB 12308 金属罐食品罐头包装纸箱技术条件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11671 果蔬罐头食品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 317 白砂糖 GBn 246 果胶 3 技术要求 3.1 原辅材料 3.1.1 果实成熟新鲜、风味正常,无霉烂,无病虫害。 3.1.2 白砂糖 应符合 GB 317 的要求。 3.1.3 果胶 应符合 GBn 246 的要求。 3.2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见表 1: 表 1 ━━━━━┳━━━━━━━━━━━━━━━━━━━━━━━━━━━━━━━ 项 目┃ 要 求 ━━━━━╋━━━━━━━━━━━━━━━━━━━━━━━━━━━━━━━ 色 泽┃ 呈均匀一致的绿黄色或棕黄色 ━━━━━╋━━━━━━━━━━━━━━━━━━━━━━━━━━━━━━━ 组织形态 ┃ 酱体呈胶粘状,块状酱应有部分果块,泥状酱无果块。酱体徐徐流散时 ┃ 无汁液析出 ━━━━━╋━━━━━━━━━━━━━━━━━━━━━━━━━━━━━━━ 滋味与气味┃ 具有猕猴桃果酱应有的风味及猕猴桃果香味。无明显焦糊味,无异味 ━━━━━╋━━━━━━━━━━━━━━━━━━━━━━━━━━━━━━━ 外来杂质 ┃ 不允许存在 ━━━━━┻━━━━━━━━━━━━━━━━━━━━━━━━━━━━━━━ 注:外来杂质系指在果酱生产过程中混入的杂物,如碎玻璃, 昆虫等有害物质和 竹木屑、金属屑、煤屑等杂质。 3.3 理化指标见表 2 : 表 2 ━━━━━━━━━━━━━━━━━━┳━━━━━━━━━━━━━━━━━━ 项 目 ┃ 指 标 ━━━━━━━━━━━━━━━━━━╋━━━━━━━━━━━━━━━━━━ 可溶性固形物(按折光计 20 ℃), %, ≥ ┃ 65 ━━━━━━━━━━━━━━━━━━╋━━━━━━━━━━━━━━━━━━ 总糖量( 以还原糖计), %, ≥ ┃ 57 ━━━━━━━━━━━━━━━━━━┻━━━━━━━━━━━━━━━━━━ 3.4 卫生指标 按 GB 11671 的规定执行。 4 试验方法 4.1 感官检验 在室温条件下,用匙取果酱约 20g,置于干燥的白瓷盘上,在 1min 内观察酱体有无流 散和汁液析出。然后将样品果酱全部倒入白瓷盘中,观察其色泽,外来杂质, 品尝风味。 4.2 理化检验 4.2.1 可溶性固形物 按 GB 12295 方法测定。 4.2.2 总糖量 按 GB 11860 方法测定。 4.3 卫生指标检验 4.3.1 重金属 按 GB 11671 规定的方法检验。 5 检验规则 5.1 同一品种, 同一投料生产的同一品种为一检验批次。 5.2 产品由生产厂的技术检验部门从每一批次产品中随机取样品 6 瓶(罐),按本标准规定 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者方准出厂。 5.3 在原辅材料生产工艺稳定后,感官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微生物指标为必检项目,其 他项目为不定期检验。 5.4 对检验结果中,理化指标不合格的项目,可从该批次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