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于疾病易感性的中药药效评价及应用(何蓉蓉等).-暨南大学科技处.doc

基于疾病易感性的中药药效评价及应用(何蓉蓉等).-暨南大学科技处.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 - 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科技进步奖) 项目名称 基于疾病易感性的中药药效评价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暨南大学 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 (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 1. 何蓉蓉(职称:教授;完成单位:暨南大学;工作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为本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负责课题设计、项目的具体实施等) 2. 李怡芳(职称:副教授;完成单位:暨南大学;工作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疾病易感模型建立,中药药效评价以及中药作用机制研究) 3. 高昊(职称:教授;完成单位:暨南大学;暨工作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药提取物制备) 4. 胡丹(职称:副研究员;完成单位:暨南大学;工作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中药药效作用特点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5. 彭红英(职称:高级工程师;完成单位: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单位: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贡献:中药质量控制,中药提取物制备,成果推广) 6. 肖伟(职称:研究员;完成单位: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单位: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贡献:中药质量控制,中药提取物制备,成果推广) 7. 江涛(职称:高级工程师;完成单位: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单位: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贡献: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药质量控制) 8. 李海波(职称:工程师;完成单位: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单位: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贡献: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药提取物制备) 9. 梁铭基(职称:工程师;完成单位: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单位:广州白云山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贡献:中药质量控制) 10. 吴云(职称:高级工程师;完成单位: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单位: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贡献:中药提取物制备,成果推广) 11. 陈河如(职称:教授;完成单位:暨南大学;工作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中药活性化合物结构修饰和优化) 12. 姚新生(职称:教授;完成单位:暨南大学;工作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项目监管)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中药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课题。药效是药物存在的价值和基本属性,然而目前使用的经典药理学实验方法难以有效表征一些中药所描述的传统作用,作用机制更不清楚,其原因是缺乏适合中药的药效评价模型。因此,建立适合中药作用特点的药效评价方法是目前中药研究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项目基于中药作用机体特点,创建了诸多中药药效评价方法,客观阐明了部分中药作用效果和机制,取得了以下科学发现及创新成果: 1)基于“情志致病”中医理论,以“疾病易感性”为突破口,采用多种心理应激模型建立了“情志因素”诱发疾病易感性实验动物模型,并采用应激激素及活性自由基建立相应的体外模型,构建鸡胚模型沟通体内和体外研究,建立了符合中药作用特点的药效评价体系。 2)采用所建立的疾病易感模型体系,阐明了情志应激导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是导致疾病易感性增加重要机制,深入研究疾病易感分子机制靶标,揭示情志因素诱发疾病易感性的科学内涵。 3)运用该技术体系有效评价了一些中药及天然活性产物对病毒、肿瘤、神经等相关的多种疾病 “易感性”的调节作用及机制,并采用活性追踪分离的方法筛选发现一些活性单体化合物的作用靶标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修饰和优化,进行原创性新药创制研究,获临床候选药物3个。 4)运用所建立的疾病易感评价体系,有效表征了热毒宁注射液、清热消炎宁胶囊、香雪抗病毒口服液、石岐外感茶等中成药的药效,构建活性相关的指纹图谱,提高中药大品种质量标准。 5)采用所创立的评价体系,结合中药化学技术,解析了清热消炎宁胶囊等中药的活性部位和成分,进行产品升级,新产品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补充申请批件》(批件号:2011B00017、2013B01979)。 6)通过对中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和成果推广,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本项目基于“情志致病”中医理论,以“疾病易感性”为突破口,建立了符合中药作用特点的药效评价方法,该技术体系能有效地研究中药及天然活性产物对病毒、肿瘤、代谢紊乱、神经及精神相关的多种疾病“易感性”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相关研究成果获批平台“广东省疾病易感性及中医药研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关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其中授权专利7项;发表SCI论文85篇,其中JCR一区论文40篇,影响因子大于5的12篇;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九节茶提取物在降低流感病毒易感性上的应用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第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培养博士研究生13名,硕士研究生36名;在国内外学术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