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利用高丽本龙龛手镜考释疑难字三则梁春胜龙龛手镜由辽代释行.DOC

利用高丽本龙龛手镜考释疑难字三则梁春胜龙龛手镜由辽代释行.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用高丽本龙龛手镜考释疑难字三则梁春胜龙龛手镜由辽代释行

PAGE PAGE 1 利用高丽本《龙龛手镜》考释疑难字三则 梁春勝 《龙龛手镜》由辽代释行均编撰,是一部按部首和四声两相结合排列汉字的字书。行均字广济,俗姓于氏,大约生活于五代末叶至辽圣宗统和年间(公元十世纪中后期),《龙龛手镜》是他花了五年时间编成的。“龙龛”本指奉佛像或盛放佛典的龛椟之类,此借指佛教经典,《龙龛手镜》主要是为研读佛经而编纂的一部字典,其收字来源也主要是佛经写本和各种佛经音义材料。该书卷首有辽圣宗统和十五年(997)七月一日燕台悯忠寺沙门释智光序。书凡四卷,分二百四十二部,部首的先后和各部之字均按平、上、去、入四声的顺序排列,始于金部,终于杂部,创造了部首和音序相结合的检字方法。全书收字26430余字,注文163170余字(据智光序)。每字下详列正、同、或作、今、通、古、俗、误各体,并注音释义。 《龙龛手镜》收录了大量写本时代的异体俗字字形,对于疑难俗字考释、近代汉字研究、出土和传世文献的解读、大型字典的编纂与修订等,均具有重要价值。《龙龛手镜》问世后,长时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清代研究碑刻文字成为风气,才有人(如罗振玉等)注意到它的价值,但知道的人还是不多。直到敦煌遗书出土,其中俗写文字多与《龙龛手镜》相合,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敦煌写本中的很多异体俗字,只有依赖《龙龛手镜》才能得到正确的解读,所以台湾学者潘重规先生认为此书可以看作一部为敦煌写本编纂的专用字书(《龙龛手鉴新编·引言》)。随着近代汉字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部书的重要价值将会进一步展现出来。 《龙龛手镜》在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8)传入宋朝。宋人重刊时,因避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的嫌讳,改题《龙龛手鉴》。《龙龛手镜》的版本,有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高丽本,该本系据辽刻本摹刻,书名仍作《龙龛手镜》,错讹较少,比较接近原本。又有《续古逸丛书》本、《四部丛刊续编》本,均据宋刊本影印,书名作《龙龛手鉴》,错讹之处较前者为多。此外还有朝鲜本《龙龛手鉴》,为八卷本,刊刻于明成化八年(1472),除原有的收字外,还主要根据《四声篇海》增收了很多字。 郑贤章先生著有《〈龙龛手镜〉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对《龙龛手镜》作了全面研究,在疑难俗字的考释方面多有创获,可参看。此外,张涌泉先生《汉语俗字研究》《敦煌俗字研究》《汉语俗字丛考》,杨宝忠先生《疑难字考释与研究》《疑难字续考》,邓福禄、韩小荆先生《字典考正》等,都大量引用《龙龛手镜》材料进行近代汉字的研究。 在疑难字考释方面,《龙龛手镜》具有重要价值,往往可以提供关键性证据。本文即根据高丽本《龙龛手镜》,对《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中的三个疑难字加以考释。 一 熝 (一)lù《集韵》卢谷切。炼。《集韵·屋韵》:“熝,炼也。”(二)āo 熬煮,一种烹调方法。《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引《传载》:“有士人,平生好吃熝牛头。”《水浒全传》第三十九回:“酒保去不多时,熝一碗豆腐,放两碟菜蔬,连筛三大碗酒来。”《儒林外史》第十三回:“坊里捧出先生的饭来,一碗熝青菜,两个小菜碟。”(《汉语大字典》2389页右栏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崇文书局、四川辞书出版社,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崇文书局、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 按:“熝”音āo,形声不谐,当是“爊”的讹俗字。高丽本《龙龛手镜·火部》:“,正;,今:乌刀反。埋物灰中令熟也。”(239 [辽]释行均《龙龛手镜》,影印高丽本,中华书局,1985年。)“”为“熝”字俗写,“”则为“??”字俗写,“??”同“爊”,故“熝”亦同“爊”。《龙龛手镜》“熝(爊)”训“埋物灰中令熟”,是指将食物埋在灰火中煨熟,如韩愈《和皇甫湜陆浑山火》:“鸦鰆鵰鴈鹰鹄鹍,燖炰煨爊熟飞奔。”“煨爊”同义连文。泛指煨煮,如民国《定海县志》:“熝,音鏖,亦作爊。……今谓煮饭曰爊饭。” 转引自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第7150页。《太平广记》“熝牛头”的“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正作“爊” [宋]李昉《太平广记》,《文渊阁四库全书》104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13页下栏。,“爊”即是煨煮之义。《集韵·屋韵》的“熝”字,亦当同“爊”。宋魏仲举编《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三○《唐故监察御史卫府君墓志铭》:“我闻南方多水银丹砂,杂他奇药,爊为黄金,可饵以不死。”小字注:“《集注》:爊,炼也,煨也。○爊,于刀切,又音禄。” [宋]魏仲举《五百家注昌黎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 [辽]释行均《龙龛手镜》,影印高丽本,中华书局,1985年。 转引自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第7150页。 [宋]李昉《太平广记》,《文渊阁四库全书》104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