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是一种以液体为流动相的现代柱色谱分离分析方法。 原则上只要能溶解在流动相中的物质都可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尤其适合那些不宜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的难挥发性物质、热不稳定物质、离子型物质和生物大分子等。在目前已知的有机化合物中,有80%的有机化合物能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 §3-1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的特点 一、高压 一般供应压力1.5—3.5×104Kpa (为了获得高柱效而使用粒度很小的固定相(10μm), 液体的流动相高速通过时,将产生很高的压力,因此高压、高速是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之一。) 二、高速 移动相流速可达1—10ml/min,在分析柱内线速度为3cm/s以上,接近于气相色谱中的载气速度 三、高效 具有高的分离效率和分辨本领,柱效可达3万—10万 四、高灵敏度 主要采用了基于光学原理的检测器,如紫外、荧光检测器,最小检测量分别为10-9g、10-11g 五、测定样品范围广 只有15%-20% 的低沸点、低分子量(400)、热稳定性好的化合物可用气相色谱法分离,其余的有机物原则上都可用HPLC分离、分析。 但是,设备昂贵,柱填充剂和流动相也比GC贵 §3-2影响色谱峰扩散和色谱分离的因素 气相色谱分离的基本理论同样适用于液相色谱,但由于HPLC和GC 的流动相不同,两者有些差异。 速率方程式为: H=He + Hd/μ+(Hs+Hm+Hsm)μ 一、涡流扩散相He(GC为A) He=2λdP λ、dP的含义与GC中相同,可见均匀、细小的颗粒填料,装柱严密均匀在HPLC中同样必需。HPLC的填料粒径为3—10μm 二、分子扩散相(纵向扩散相)Hd/μ(GC为B/μ) Hd=CdDm Cd为一常数,Dm 扩散系数(组分在流动相中) 由于分子在液体中的扩散系数比在气体中要小4—5个数量级,Dm与黏度有关,η大, 扩散慢,Dm小, η小, 扩散快, Dm大。 所以,当μ≥0.5cm/s,Hd的影响小且恒定。这是HPLC与GC的很大不同点。 三、传质阻力项 Hs+Hm+Hsm (GC中为C) Hs——固定相传质阻力;Hm——流动的流动相传质阻力;Hsm——滞留的流动相传质阻力,是增加传质阻力的最大影响因素。 故改进固定相的结构 是提高液相色谱柱效的重要问题。 Hs=Csdf2/Ds Hm=Cmdp2/Dm Hsm=Csmdp2/Dm Ds与Dm一样,均与液体粘度有关,η↗,Ds、Dm则小,可见,与GC类似,小的颗粒、填料、薄的液膜厚度,低粘度的液固相都有利于传质,提高柱效。 综上所述 HPLC中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是传质项,分子扩散项很小,HPLC的H—μ曲线及与GC的H—μ曲线比较见下图。 HPLC的H—μ曲线 与GC的H—μ曲线 HLPC的典型H-u图 是一段斜率不大的直线,无最佳点,μ↗对H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之外,进样(进样器死体积、进样点)、柱后连接管的体积、检测器 的死体积都可导致色谱峰扩展(柱 外展宽)。 §3-3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及其分离原理 根据分离机制的不同,HPLC 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分配色谱 吸附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尺寸排斥色谱。 具体包括: 液液色谱法(LLC),包括正相、反相(两相极性相反)、化学键合相(CBC); 液固色谱法(LSC); 离子交换色谱法(IEC); 离子色谱法(IC); 离子对色谱法(IPC); 空间排阻色谱法(SEC), 包括: (1)GFC 凝胶过滤色谱,水为流动相 (2)GPC 凝胶渗透色谱,非水做流动相 一、LLC和化学键合相色谱 K=Cs/Cm=kVm/Vs GC中K主要决定于组分和固定相的性质HPLC中流动相也有很大影响力,k值大的R值大。 LLC的三种类型 1)正相LLC 流动相极性<固定相极性 2)反相LLC 流动相极性>固定相极性 3)化合键合相色谱(担体与固定液之间化学键合为共价键,产生化合键合固定相,[如 ≡Si-O-C≡N等] 优点:防止固定液流失。 LLC 分离原理:基于试样组分在两相的溶解度的差异。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上的分配。 最适用于同系物的分离。 二、LSC 基本原理:组分在固定相吸附剂上的吸附与解吸;根据物质吸附作用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 其作用机制是溶质分子(X)和溶剂分子(S)在吸附剂活性表面的竞争吸附 Xm+nSa=Xa+nSm a—吸附剂中 K=[Xa][Sm]n/[Xm][Sa]n m— 流动相中 LSC 组分在吸附剂中的浓度大或溶剂分子在流动相中的浓度大,都导致K大,tR大 适用于分离相对分子质量中等的油溶性试样,对具有不同官能团的化合物和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