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留守生教育问题基本经验的研究.DOC

解决留守生教育问题基本经验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十二五”科研规划 重点课题 实验学校子课题 开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 解决留守生教育问题基本经验的研究 课题类别 基础教育教学研究 课题负责人 李 敏 所在单位 江西省贵溪市第二中学 解决留守生的教育问题基本经验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现状及意义 (一)问题提出 留守生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儿童)是时下常听到的一句时髦话,从国务院到各级政府部门,都从不同的侧面对此作了调查与研究,也落实了不少关爱措施,如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的有关规定等等,然而,综观目前国内开展的一系列针对留守生的研究情况,不难看出:社会政府关注的多,真正有效的政策少;宏观调控的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少,大的环境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实,真正担负起留守生的教育工作的应该是学校这个主体,尤其承担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校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初中寄宿制学校。那么,留守生到底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 该如何解决留守生的教育问题?有什么经验?如何让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能不能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教育模式? 为此,我校对如何解决留守生的教育问题也进行了一些探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课题。 (二)留守儿童研究现状 1、国际背景下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留守儿童问题并不是中国本土化的问题,而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具有一定的时空变迁的共性。在这些地方,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也存在着留守儿童问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南南合作特别局都对中美洲和亚洲国家的留守儿童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 (1)在印度,一方面,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使更多人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改变了教育观念,因此人们更多的关注儿童教育。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男性的大量迁移,女孩成为了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也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2)在斯里兰卡,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在学校的表现更好,学习成绩也更优秀。但是,情感上,大多数的留守儿童表现出孤独、无助、伤心。 (3)在美国,盖尔·穆默特在跨国人口迁移的背景下,对留守儿童教育情况进行了跟踪研究,并提出了“跨国养育”的概念。指的是当父母一方或双方到另一个国家工作时,将孩子交给其他信赖的人来照顾。这种跨越国界的育儿行动事实上是父母、指定监护人、孩子之间复杂关系的产物。 2、国内留守儿童教育研究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国内对留守儿童的研究逐渐增多,成果不断涌现。继 1994 年上官子木发表《“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重视》一文后,围绕这一问题的相关研究陆续展开。在教育学领域,蒋忠、柏跃斌所著《“民工潮”下的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其思考》开启了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系统研究。该文的主要观点是,父母一方或双方的外出打工破坏了原本的家庭结构,来自家庭的教育减少,因而,父亲的引导作用削弱。此后,教育学领域的相关研究逐渐分离成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个部分,主要集中在学习情况、道德品质、身心健康、安全问题等几个方面。 迟希新(2006)从亲子关系方面探讨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成因。他指出,一方面,父母是儿童早期最重要的模仿榜样,不仅提供了道德知识和价值观,也以直接的方式提供了情感支持。而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亲子互动的减少,父母榜样作用的剥夺,使得儿童丧失了安全感和归属感。亲子关系的失措不仅影响了儿童学习的场景和阶段,引发了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行问题,也深刻影响着后期儿童道德认知的塑造和道德品质的养成。 于慎鸿(2006)、庄美芳(2006)还对亲子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认为亲子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教育缺位,缺乏感情交流、缺少和老师的沟通、教育理念的偏差。隔代监护中,往往出现对儿童的溺爱、缺乏管教,使得家庭教育形同虚设。此时,学校方面、社会方面又没能进行有力的补给,从而造成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为了提高家庭的经济收入,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双双外出打工,长年不在家。这种局面导致的后果是,很多的家庭告别了贫困的束缚,却带来了更加严重的社会问题---留守孩子。家庭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相当一部分孩子正是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和自己的爷爷、奶奶过,有的和自己的亲戚过。离开了自己父母的这些“留守孩子”,由于失去了父母应有的关爱和教育,在学习、生活、品德、心理等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因此,研究此课题已迫在眉睫,我们认识到:只有健全的学校教育,健全的家庭教育和健全的社会教育,才能开创健全的素质教育工作,如何通过对留守学生的研究,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方法,调动一切力量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找到一个解决留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