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民化进程中职业能力动态演进-华南农业大学学报.PDF

新生代农民工民化进程中职业能力动态演进-华南农业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代农民工民化进程中职业能力动态演进-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 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版) 2019年第1期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第18卷)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职业能力动态演进 郑爱翔,李肖夫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江苏 无锡214000) 摘 要: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职业能力具有基础性能力支撑作用。研究通过构建二元logit 模型,以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成长为主线,进行职业能力动态演进研究。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职 业成长过程中的职业能力演进特征显著,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成长的职业能力诸因素中,新生代农 民工专业能力的作用呈下降趋势,方法能力的作用呈上升趋势,网络能力的作用呈相对稳定趋势。从策 略上看,应进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的系统性开发;推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的重点性突破;设计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差别化开发方案。 关键词:职业能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成长;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202(2019)01-0033-11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中坚力量,新生代农 民工的市民化是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各项因素中,职业能 力起到基础性支撑作用,具有职业能力能够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完成职业迁移,实现职业成长。 [1] 一般而言,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生存”和“发展”两个职业阶段 。在早期 “生存”阶段,就业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在这一阶段中,职业能力主要表现 为以技术型能力为主的就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就业能力能够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和适岗,对促 进其实现地域迁移和行业迁移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新生代农民工逐步实现就业,进入到“发展”阶 段,职业成长则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进程中新的目标。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中, 作为职业成长的基础,职业能力是否遵循一定的演进路径?通过何种演进路径动态影响新生代农 民工的职业成长?上述问题的回答对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提升策略,促进 其市民化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将遵循其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进程中的职业成长脉 络,分析其职业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的动态演进路径,并据此提出系统化开发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 力的相应对策。 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理论评述 “农民工”属于本土研究的特定术语。从理论渊源上看,对于农民工的相关研究可溯源至国外 学者的“劳动力迁移理论”研究。其中,刘易斯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用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 问题的二元经济模型,该模型后经费景汉—拉尼斯完善,形成了“刘—费—拉”模型,再经乔根森等 人的发展趋向于成熟,这一整套理论系统地解释了如何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实现平衡增长的理 论问题。我国对新生代农民工相关研究正是基于我国独特情境对上述理论的延续。 职业能力理论是职业教育理论的重要分支。德国的关键能力结构研究、澳大利亚的能力标准    收稿日期:2018-10-18   DOI:10.7671/j.issn.1672-0202.2019.01.00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7BGL153)  作者简介:郑爱翔(1979—),男,江苏东台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 发。E-mail:aixiangz@163.com 34 华 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第1期 框架、英国的权威性职业能力结构以及美国的综合职业能力研究各成一派。其中德国的关键能力 结构汲取了格式塔心理学和理性主义的精华,在学术界备受推崇,所提出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 社会能力成为国内外学者进行职业能力构建的主要范式模型。我国对职业能力的理论研究晚于 [2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