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商战下的上海‘务农会’-以罗振玉农商观为中心的探讨以罗振玉农.PDF

清末商战下的上海‘务农会’-以罗振玉农商观为中心的探讨以罗振玉农.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末商战下的上海‘务农会’-以罗振玉农商观为中心的探讨以罗振玉农

清末商戰下的上海清末商戰下的上海 「務農會「務農會」 」 清末商戰下的上海清末商戰下的上海 「「務農會務農會」」 -以羅振玉農商觀為中心的探討-以羅振玉農商觀為中心的探討(1896~1911(1896~1911) --以羅振玉農商觀為中心的探討以羅振玉農商觀為中心的探討(1896~19(1896~191111 陳秀卿陳秀卿 陳秀卿陳秀卿 台南崑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台南崑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 台南崑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台南崑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 摘要摘要 摘要摘要 晚清時期 ,西方外力的衝擊,清廷應對無方,釀成一波波的內憂外患,使得當時的 知識份子 , 以 「現代化 」作為國家變法圖強的策略 ;加上,中外通商以來,西洋 各國在中國競合通商的結果 ,讓晚清知識份子,愈來愈有民窮財盡、土裂國亡的危機意 識。因此 ,曾國藩、薛福成等人提出「商戰」論-實業興國的措施 ,來抗衡西方物品的 傾銷 ,一時之間,重商運動形成一股風潮。而羅振玉卻以「大本在農、入手在商」、農 商並重獨具的觀念 ,另闢一條國家富強的途徑,上海務農會恰逢其時地成立,且屹立幾 達十年之久 ,於近代農商經濟現象的轉變,有指標作用。而倡設並主導該社活動的靈魂 人物-羅振玉 ,也牽引晚清政府農商機構和政策的興革。上海務農會創設的目的,組織 與活動成果等 ,皆是羅氏興農理念經世致用的具體呈現,也是奠定他在清末開拓現代農 學研究領域範圍先鋒者的地位 ,本文將兩者結合作初步的研討呈現 ,亦是了解清代農商 經濟活動的樣貌與脈絡方式之ㄧ。 關鍵詞 :重商主義、羅振玉、張謇、務農會、農學報 前言前言 前言前言 傳統中國的經濟思想 ,在明、清及其 民窮財盡 ,土裂國亡迫在眉睫 的危機 ,曾 以前的時代 ,都以發展農業經濟為國家最 國藩乃首先提倡 「商戰」觀1 ,「商戰」觀 主要政策,因為農民安土重遷,易於控制; 念一經提出 ,知識分子輾轉引據 ,發抒議 商人奸滑多財 ,流動性大,不易控制;為 論,如 :李璠 、鄭觀應 、汪康年 、薛福成 維護統治階層的利益 ,乃將 「農本業、商 等更以 「商戰」為題旨 ,專文論說重商之 2 末業」、「重農輕商」等的觀念與制度 ,透 重要 ;後人研究此一現象乃以西方的重商 過律令與科考 ,根深蒂固地深植於知識份 主義相比評 ,由於中外歷史條件 、背景的 子的言行 中 (至於落實的程度及其影響 , 錯綜複雜 ,各家研究論述觀點不一 ,本文 歷代皆不同);國家政策雖是重農 ,但政府 重點不在探討這些分歧說法 ,但要藉由此 並未積極設法改善農民生活或改良農業生 一普遍性的重商現象和士紳重商的言論為 產方式 。鴉片戰爭後 ,西方思潮和勢力也 時代背景 ,探討晚清知識分子對於農工商 漸次地傳入中國 ,雖然激起知識份子在軍 三者關聯性問題及振興農業救 國的看法 ; 事 、政治、經濟方面求新圖強的洋務運動 , 其中若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