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香港社会M型社会是否浮现-社科网
“M 型社会”是否已在香港浮现?
——基于香港多个指标统计数据的论辩
吕金城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广东 广州 510275 )
摘 要: “M 型社会”是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提出的一个术语,指社会正逐渐形成一种双峰结构:穷者愈
穷,富者愈富,而代表社会富裕与安定的中产阶级则越来越小,不断向下沉沦为中下层阶级,整个社会结
构如同“M”型一般。该观点甫一提出,便在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社会中引起热烈的讨论。本文以
香港统计处的数据为基础,结合大前研一判断“M 型社会”的三个指标,就香港社会是否已经成为“M 型
社会”这一论争展开论证。分析发现,香港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M 型社会”的趋势,但目前尚不
能绝对的判断香港已经成为“M 型社会”。
关键词:M 型社会;收入分布;香港中产阶级
中图分类号: C339.243 文献标识码: A
一、M 型社会的由来
“M型社会”,这一术语最早见于大前研一《M型社会——中产阶级消失的危机和商机》
一书,是日本趋势学研究者和管理学家大前研一以日本近 20 年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提出的
一种社会发展类型的判断。即社会结构的变化状态呈现出这样的趋势:原本人数最多的中等
收入阶层,除了一小部分能往上挤入少数的高收入阶层,其他大多数沦为低收入或中低收入,
原本的中间阶层凹陷下去,变得很小,于是,社会像个被拉开的“M”字。根据大前研一的
说法,在日本,代表社会富裕与安定的中产阶级,如今正在快速消失,约有八成人的生活处
[1]
于中下水准,M型社会由此成型 。
因此,在大前研一看来,“M 型社会”状态下,社会正逐渐形成一种双峰结构:收入
高的一小部分人和收入低的一小部分人,各居收入群体两端;收入高的群体和收入低的群体
都逐渐变大,成员不断增加,而且低下阶层的扩大比上等阶层更为显著,上下阶层彼此的距
离越来越远;而中产阶级中只有一小部分人攀上社会阶梯、晋升富裕阶层,更多中产阶层人
士因未能保持竞争力,被裁员、减薪而沦为中下层阶级,这样中产阶级就有了很大的缺口,
如同“M”字型一般。于是,整个世界也就分成了三块,左边的穷人变多,右边的富人也变
多,但是中间这块,就忽然陷下去,越来越小。
大前研一在其书中问道:一个社会里有多少人是中产阶级?有多人只是自认是中产阶
级?他给那些自认是中产阶级的提出了 3 个问题:(1)房屋贷款造成你很大的生活压力吗(或
是你根本不敢购置房产)?(2)你打算生儿育女吗(或是你连结婚也不敢)?(3)孩子未来的
教育费用让你忧心忡忡吗(或是你连生孩子也不敢)?这三个问题,只要你有一个的答案是
肯定的,那就意味着你不算是、不再是中产阶级了,富裕和安定,正离你愈来愈远。同时,
大前研一提出“M 型社会”出现的证据有三,即非正式员工的增加,产业的收入差距扩大
和年功系列主义的崩溃(指雇员收入向上流动的能力不断减弱)。
众所周知,传统的经济学和社会学认为中产阶级越多则社会越富裕和稳定,称中产阶
级是“社会的稳定器”,是维持社会稳定的核心力量。根据这种传统的观点来观察社会阶级阶
层结构,学者们一直推崇倒U型或橄榄型社会结构,意即巨富和赤贫在二端,而占社会总人
口的大部分的中产阶级应在中间并起维系社会稳定的作用。而事实上,这种观点也为大众所
接受,更被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及新移民所推崇,亚洲的日本、韩国、台湾、香港
等都属于这类新兴工业化地区。因此,大前研一关于“M型社会”的观点甫一提出,便在这
几个社会中引起普遍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尤其是对于信奉“香港梦[2] ”的香港人来说,“M
型社会”无疑相当于一个悲观的预言,它暗示:由于社会环境发生某种变化,使个人无法通
过个人努力实现上向社会流动,从而提升自己的社会阶层;对多数人来说,已经在一定程度
上实现的上向社会流动,也会在可见的将来被打回原形。
下文,笔者将结合大前研一提出“M 型社会”出现的三个证据及香港学者、政府的争议,
考察香港数据的变化趋向,进而论证“M 型社会”是否在香港浮现。
二、关于香港是否成为 M 型社会的争议
以上,笔者阐述了“M 型社会”的内涵,那么香港到底有没有出现“M 型社会”呢?
这个问题引起了香港不少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激烈争论,也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与此
同时,香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工程管理)砌砖及基础工程技术交底.pdf VIP
- DB11∕T 1748-2020 物体表面新型冠状病毒样本采集技术规范.pdf
- 三年级劳动技术浙教版下册:任务二 煮鸡蛋 蒸馒头-教学课件.pptx
- (高清版)-B-T 34590.10-2022 道路车辆 功能安全 第10部分:指南.pdf VIP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江苏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docx
- 2025新修订《监察法实施条例》培训课件.pptx VIP
- NB∕T 25043.6-2016 核电厂常规岛及辅助配套设施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6部分:管道.pdf
- 2025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口算天天练100题.pdf VIP
- 《小篮球多种形式的抛接球游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