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与传播学专业的艺术教学-浙江传媒学院学报.PDF

涂鸦与传播学专业的艺术教学-浙江传媒学院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2卷  第3期 浙 江 传 媒 学 院 学 报 Vol22  No3 2015年6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June  2015 涂鸦与传播学专业的艺术教学 ———基于 “新媒介艺术” 课程的试验 杜  丹 摘  要: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 通过一次新媒体艺术课程的教学实践, 力图引入涂鸦艺术来进行 传播学艺术课程的改革和试验, 提供一种艺术教学创新的思路。 首先, 传播学专业艺术课程需要从传统单 一的平面媒介向多元的新媒介和多媒介拓展; 其次, 课堂教学应从单向的从教到学, 转变为互动式的讨论 与对话, 还应当整合传播学与其他相关专业、 课程的资源与特色, 打破以往传统艺术教学静态、 课程孤立 的不足; 最后, 新媒介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以及协同发展将是后续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 涂鸦; 新媒介艺术; 教学 作者简介: 杜  丹, 女, 讲师。 (苏州大学  凤凰传媒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 - - - 中图分类号: G2 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 6552 (2015) 03 0129 05 一、 研究缘起 在新媒介技术力量的推动下, 各种新媒体艺术和自媒体正不断地释放和激发年轻人的创造力和想 象力, 也在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层面上激活了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 带来了媒介环境的变革, 在这样一个媒介融合、 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转型的时代背景下, 传播学专业 的艺术教学也应该呈现出新的变化与特色。 目前,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面临着媒体融合、 新媒体人才缺失的现状, 对人才的新媒介操作技能、 新媒介艺术表达能力的要求也是摆在传播学教育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下 设新闻学、 广播电视学、 广告学和播音主持4个专业, 着力培养在新闻、 广电、 广告、 出版和主持人等 领域的专业人才。 当前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艺术教学课程普遍存在课程结构和内容老化、 上课形式单一 以及艺术语言单调等诸多问题, 面对新媒体的时代, 已不能跟上学科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要。 在本文 看来, 我们首先需要拓展艺术课程教学的表达媒介, 从以往单一的平面媒介向新媒介和多媒介拓展, 实现艺术表现形态的多元; 其次, 课堂教学应从单向的教与学, 转变为互动式的讨论与对话, 营造开 放的教学空间, 吸纳不同的意见; 勾连传播学各课程以及相关学科的技术资源也是传播学专业艺术教 学亟须解决的难题, 建立跨专业和跨学科的互动教学平台将有利于打破以往传统艺术教学媒介静态, 课程孤立的不足。 “新闻学与传播学 ‘十二五’ 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指出, 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建构要 “坚持以问 [1] 题为导向, 立足学科前沿, 凝练学科方向, 突出学科重点, 并注意打破学科边界, 体现学科交叉” 。 本文通过一次新媒体艺术课程的教学实践, 力图通过引入涂鸦艺术来实现传播学艺术课程教学的改革 和试验, 提供一种艺术教学创新的思路。 基金项目: 2014年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PAPD) 的部分成果。 130 浙江传媒 学 院学 报 第22卷 二、 教学的主体与涂鸦 新媒体艺术课程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新媒体艺术与信息艺术的探索, 强调观念性、 艺术性、 思想性, 它的特征是数字化、 虚拟性、 交互性、 全球性, 它倾向于多学科交叉, 是科学与艺术、 理性 [2]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