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病毒埃博拉-中国数字科技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数字科技馆 科技生活周刊 2014-8-11 致命病毒埃博拉 没有人敢确认埃博拉病毒不会传入我国,但是埃博拉疫情不太可能在我国传播。 仅仅用一次患普通流感的时间,这种病毒就能完成从发病到致人死亡的全部过程,而且致死率最高可达90%。在一部探索频道的纪录片里,它被列为世界十大恐怖病毒的首位,远超令人生畏的艾滋病毒。 这种病毒叫做埃博拉。目前横扫西非四国,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埃博拉病毒几近失控。截止到8月6日,世界卫生组织透露,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已经达到1711例,死亡人数932人。 起底“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本是一条美丽的河流的名字。这条河流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北部。1976 年,埃博拉河沿岸突然爆发了一种传染力极强的怪病,所有医生都见所未见。在接连的感染过后,埃博拉河沿岸的55个村庄几乎被灭绝。 从此,这个首次在埃博拉河流域发现的新型病毒,被命名为埃博拉病毒。此后,这个可怕的“杀手”就驻留在人间。从 1976 年至 2012 年,它在非洲一共爆发了 23 次。 2014年,埃博拉再次大规模爆发,截止当前其感染和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并且还在继续蔓延,并无被控制的迹象。 中国卫计委公布的资料显示,埃博拉全称为埃博拉出血热,它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它的传染方式为接触式传播。也就是说,一旦有人与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动物发生接触,就可能在社区造成人际传播。当人们的破损皮肤或黏膜与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或其它分泌物(粪便、尿液、唾液和精子)直接接触时就可导致感染。当健康人的破损皮肤或黏膜接触被埃博拉病人的血液和体液污染的环境或物品(如脏衣物、床单或者用过的枕头)时,也可发生感染。 埃博拉的病死率可达50%-90%。它通过细胞内吞和膜融合等方式侵入细胞内部,进而造成脏器坏死和组织糜烂出血。发病时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发热、极度乏力、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病例会同时有内出血和外出血。 病毒潜伏期为2天至21天。患者一旦开始出现症状,就具有传染性。在潜伏期内是没有传染性的。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和很多病毒呈圆形或者椭圆形不同,在显微镜下,它就像一根长长的毛线,呈长丝状、杆状、“L”形等。 在热带雨林中,埃博拉病毒还会感染多种其他物种。非洲的埃博拉病毒感染源可追溯到人类接触“被感染的黑猩猩、大猩猩、水果蝙蝠、猴子、森林羚羊以及热带雨林中患病或死亡的豪猪”。 由于其巨大的杀伤力,埃博拉病毒被生物界评定为生物安全等级4级。想当年,“非典”也只被评定为3级。 感染埃博拉不会使人“融化” 有些传闻中,说埃博拉病毒是能“融化活人的僵尸病毒”,在致人死亡前1天,人体胶原开始溶解,皮下组织融化,全身脏器出血,患者极具攻击性,最后病人死在血泊之中。 这段极其恐怖的描述,更增添了对埃博拉病毒的恐惧。感染埃博拉的病程后期,确实可能会有出血的现象,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恐怖。 新浪微博名为“救命鼠cg”的援非医生发布了他在非洲的所见所闻。他所在的几内亚吉贝医院,正是此次埃博拉爆发的前线。他亲眼目睹了非洲同事惨死在埃博拉魔爪下的经过。 他在微博中写道,“今天看网友评论说埃博拉患者晚期会像活死人,确实听起来很恐怖。不过我经历的那个病人,临终前虽然出现了躁动,但仅仅是脑出血的表现,没有什么攻击性。我的搭档在临终前也有类似的躁动,但均没有主动袭击人的情况出现。希望大家对此不要过于恐慌。” 埃博拉的低生还率足以使人沮丧。而即便是侥幸生还的患者,也可能难逃其阴影。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消息,一位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接触感染埃博拉病毒后的61天,在其精液中发现了少许病毒。该事件并没有被记录在案,但理论上说明了一个人在表面上康复后,仍然可能通过性传播的方式将病毒传染给别人。同时,一些幸存者还会遗留慢性炎症,影响关节和眼睛并伴其一生。 纽约大学医学中心传染病和免疫学副教授阿马尔萨夫·达尔博士说,埃博拉幸存者可能受到关节痛的困扰,关节和骨头的疼痛感与关节炎类似。同时,疫区还经常出现埃博拉幸存者眼部和视力并发症的报告,葡萄膜炎会引发流泪过多,眼部敏感,眼发炎甚至失明。 为何肆虐人间近40年 人类早在1976年就发现了埃博拉病毒。近40年过去了,科学家为何仍未研发出针对这一致命病毒的特效药物或疫苗?破解埃博拉到底难在哪里? 从埃博拉病毒来看,这种病毒很难对付,对实验室中的培育环境要求极高。相关实验必须在高安全防护措施的实验室中才能进行,而具备这样条件的实验室在全球范围内数量有限。 此前,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专家坦言,国内目前的实验室水平还未达到开展埃博拉病毒的相关研究的要求。 另外,对抗埃博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