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 10 -
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76307916 一、 研究背景 PAGEREF _Toc276307916 \h - 3 -
HYPERLINK \l _Toc276307917 二、 大学生逃课现状和特点分析 PAGEREF _Toc276307917 \h - 3 -
HYPERLINK \l _Toc276307918 三、 大学生逃课的因素分析 PAGEREF _Toc276307918 \h - 4 -
HYPERLINK \l _Toc276307919 四、 大学生逃课行为的对策研究 PAGEREF _Toc276307919 \h - 7 -
HYPERLINK \l _Toc276307920 五、 总结 PAGEREF _Toc276307920 \h - 8 -
关于大学生缺课率影响因素的调查及对策
【摘要】 大学生“逃课”在各个高校里已成普遍现象,不仅自由选修课缺课严重,限定选修课、学位必修课的缺课情况也十分严重。大学生逃课现已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许多高校以加强学风建设的名义采取了各种方式和手段试图改变这种现状,但收效甚微。学生自主学习、厌学、意志力和自治力缺乏,学校教学质量不尽人意和教学管理的松散、不到位都是引起逃课的原因。要杜绝大学生的逃课行为,必须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改革相关制度、实施主体教育、严格教学管理。
【关键词】 大学生 缺课 逃课 教学 改革 对策
研究背景
大学生逃课现象在大学中屡见不鲜,逃课的普遍意义是指学生在规定上课期间未经请假而擅自缺席的行为。 [1] 慧绮;
[1] 慧绮;吴业春;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0(2);pp.44-47
大学生逃课现状和特点分析
在大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大学里重要的三门必修课分别是谈恋爱、逃课以及重修。可以看出,逃课在大学生中已经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根据切身的体会和观察,逃课现象基本有以下几个特点:
逃课存在普遍性
根据我们前段时间的调查表明,逃课在大学生中相当普遍,无论成绩好坏,大学生多多少少都有过逃课的经历。区别只在于次数的多少。经常逃课的同学在调查中也占了很大的比例。可见逃课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需要大家去认真对待。
逃课行为具有选择性
大学生中一度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可见大学生在逃课过程中式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的。在我们的调查中,超过半数的人表明自己逃课主要是选择在选修课以及一些基础课程。而对于专业课,逃课的人数明显要少很多。一般遵循着重要的课尽量上,一般的课挑着上这一原则。可见,大学生的逃课行为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隐性逃课要多于显性逃课。
逃课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逃课,指学生未参加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一种是隐形逃课,指学生参加了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但是颇有“人在曹营心在汉”的意味。 [2]
[2] 陈洁;姜婷婷;大学生逃课行为之我见;【J】;前沿;2010(9);pp.206-207
4、逃课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同的人群中也有不同的逃课表现。调查中发现,理工科学生的逃课率要低于文科类学生的逃课率、高年级学生的逃课率高于低年级学生的逃课率、男生的逃课率要高于女生的逃课率。不难看出其中是存在一定的缘由的。
大学生逃课的因素分析
学校因素
1、高校扩招
自2000 年高校开始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以逐渐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在国民整体素质提升的同时,也使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在进行统一教学,需要有更有利的措施来保障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3]
[3] 赵永厚;大学生逃课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7);pp.34-36
培养目标不明确
现今大学都提出要培养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很多课程的设置都是以此为目标。学生就需要接触很多不同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却缺少了对专业性的技能课程的安排,使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明确自己以后的发展目标,导致了动力的却是。
课程设置不合理
培养目标的不明确势必导致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材陈旧。当今社会信息瞬息万变,每一天都可能颠覆前一天的知识体系。而高校却无法跟上这个步伐,很多高校仍然采用了很老的教材。当学生发现教材上的内容和自身所认识的世界体系有冲突时,当然会失去一些兴趣,导致逃课的出现。
第二,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就以本校为例,一周的课程基本以理论课为主,实践课只有安排在假期或者少量的穿插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单一且乏味的理论课使学生丧失了对本专业课程的兴趣。
第三,课时分配不合理。部分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