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蒙古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模式研究
陈曌1 1 2
,肖荣阁 ,段孝平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2.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呼和浩特 010020 )
摘 要: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地勘单位事企职能分开,转变经营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探索
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蒙古模式”。内蒙古模式的实质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与自治区资源型产业经济接轨;其核心是:改革体制,创新机制,探采结合,企业化管理。
内蒙古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的实践,对建立地质工作新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内蒙古;地勘单位;企业化;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407.1 (226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6995 (2009 )01-0034-03
2005 年 3 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将自治区地质矿产局、有色地勘局和煤田地质
局列入自治区直属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实行内部企业化改革。经过3 年多的实践,地勘单位
“事企职能分开,转变经营机制,实行企业管理”的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地勘产业经济实
现快速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的一整套做法和变化,被国内同行业称之为
“内蒙古模式”。研究分析“内蒙古模式”的时空背景、内涵特征、实践意义,总结借鉴“内
蒙古模式”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对一些省、市推进矿业权制度改革,加强地质工作,指
导国有地勘单位适应市场经济、促进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时空背景
之所以把内蒙古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模式称之为“内蒙古模式”,是因其在区域经济和
资源背景上有其特殊性和差异性,与内蒙古的资源产业特点、国内外市场形势以及地勘单位
的内外因素,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1.1 矿产资源潜力巨大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古亚洲构造成矿域,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北山阿拉善、华
北地台北缘、大兴安岭中南段和得尔布干四大成矿带贯穿东西,是我国著名的贵金属、有色
金属、黑色金属产地,找矿潜力巨大。已探明有白音诺尔铅锌矿、黄岗梁铁锡矿、拜仁达坝
银多金属矿等多处大型或特大型矿床。鄂尔多斯、二连、开鲁、海拉尔四大含煤盆地,石油、
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矿产极为丰富,探明煤炭资源储量近7000 亿吨,跃居全国第一位。白
云鄂博铁稀土、达拉特旗芒硝、苏里格气田均属世界级矿床。资源配套、矿种齐全,内蒙古
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基地。丰富的矿产资源,优越的地质条件,为地勘单
位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基础性、先行性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2 国内外资源需求膨胀
从全球来看,世界固体矿产勘查投资自1998 年至2002 年连续下滑5 年后,受资源需求
膨胀拉动,从 2003 年起开始由低潮攀升,到 2007 年以商业为目的矿产勘查投资达到 105
亿美元,为上一个投资周期高峰的两倍多,比2006 年增加了40% 。矿产勘查费用投入主要
集中在金、铜、镍、锌、钼、钨、锰、锡、金刚石、铁、钾盐等矿产。据分析,全球矿业勘
查投资持续增加,主要受地域政治、全球经济走势、原材料价格上涨、钢铁企业生产成本加
大、部分矿产短缺等影响。从我国看,2003 年起全国进入了新一轮重化工业发展期,资源
瓶颈问题日显突出,寻找接替资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处于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的
内蒙古,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工业结构呈重型化、资源化。资源型
经济特别是以矿产资源为载体的新型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地质勘查业的兴起。
* 作者简介:陈曌(1966-), 女,山东省宁津县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产业经济博士生,主
要从事内蒙古地勘行业产业经济资本运作研究。
1.3 区域资源型经济拉动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加快了内蒙古资源优势向经
济优势的转化。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牧业产业化快速推进,能源、冶金、化工、畜牧、
机械、科技六大优势特色产业迅猛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发展速
度连续多年居全国之首。重型化的工业结构和六大优质特色产业,拉动了矿产资源的需求。
自治区从2004 年起将地质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设立政府地质勘查专项资金,引导
社会资本跟进,加快地质工作。4 年累计投入地质勘查资金40 多亿元,吸引社会资金近50
亿元,形成了以煤、铁、有色金属、贵金属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