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原料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论文.docxVIP

催化裂化原料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催化裂化原料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论文

Ul Ul l l Il l Ull rill I r III Y1 876739 rization atalysts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Candidate:Li Guoliang Supervisor:Prof.Liu Chenguang College of ChemistryChemica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East China) i !aU -apa--, lh lhll 关于学位论文的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 关于学位论文的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 成果,论文中有关资料和数据是实事求是的。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和致谢外, 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或他人为获得中国石油 大学(华东)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 对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出了明确的说明。 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盔!塾赵 日期:弘f f年6月f Et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同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有权使用本学位论文(包括但不限于其印刷版 和电子版),使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保留学位论文,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 送交学位论文,以学术交流为目的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借阅和 复印,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 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 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的使用授权同上。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丕!虱臣.指导教师签名:—乒二仁珏 日期:jo 11年 6月f Et ∥ I’07 日期:幽,,年 莎月1日 摘 摘 要 原油质量的逐年变差及渣油的掺炼使得仅对FCC的产品进行后精制已很难 保法规的要求,而对FCC进料加氢预处理是生产清洁油品和提高FCC装置效益 手段之一。对于重油加氢脱硫而言,催化剂的孔结构对其催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从载体的成型过程入手,考察了成型条件及各类扩孔剂对载体孔道结构的影 此基础上考察了活性组分配比、第二助剂用量及孔结构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首先考察了成型条件对7-A1203载体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和成型时 比对载体孔结构影响最大,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孔径逐渐增大,比表面积逐渐减 大水粉比能显著降低挤条过程中挤压力的影响,使载体的孔道结构向原粉靠拢, 比为1.3时,载体孔容、孔径及比表面积最大,但仍不能完全避免挤压力的影响,15nm 以上大孔破坏严重。 对各种扩孔剂的研究表明,能相互聚集成链状结构的炭黑扩孔效果明显,且在加入 量不太高的情况下,成型载体的强度下降不明显。本实验选取两种纳米级炭黑考察了其 对载体孔结构的影响,在相同加入量的情况下,采用粒径较大的CB.25载体产生较多的 大孔;而采用比表面积和吸油值较大、粒径相对较小的CB.13载体产生的大孔较少,同 时能得到较大的孔容和比表面积。研究表明,在CB.13加入量达到20%时,载体开始呈 现双峰分布的趋势,继续增加用量,载体呈明显的双峰分布,但此时15rim以上孔道太 多,同时载体强度骤降。 炭黑与水粉比结合能降低获得双峰分布载体时炭黑的用量,且此时载体中15nm以 上孔道所占比例明显下降。同时适宜的水粉比与炭黑的结合还能得到孔径集中分布于 4~10rim的单峰分布载体。 选用孔道集中于4~10rim的单峰分布载体制备催化剂,以混合蜡油为原料在100mL 连续固定床加氢装置进行活性评价,考察了Ni/(Mo+Ni)与第二助剂P对催化剂活性的影 响,结果表明:Ni/(Mo+Ni)为O.34时催化剂HDS最高,P/M003为0.08时催化剂HDS 与HDN活性最高。 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孔道结构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本实验所用混 合蜡油而言,当催化剂的孔径较小时,HDS与HDN活性均较低,孔径集中于4~10nm 之间时催化剂具有最高的HDS与HDN活性,而选用具有双峰分布的催化剂时,由于催 化剂中大孔占有相当比例,HDS活性略有下降,但HDN活性显著降低。 关键词:FCC原料,加氢脱硫,载体,催化剂 关键词:FCC原料,加氢脱硫,载体,催化剂 AbstractAs Abstract As residue mixed into FCC stock and the quality of crude oil becoming worse and worse, it’S already hard to meet 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