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管子的公正观-中国社会科学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管子的公正观-中国社会科学网

第5卷 第 1期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Vo1.5No.1 2003年 2月 JournalofShangha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 Feb.2003 中图分类号:F0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0150(2003)01—0058—07 论 管 子 的 公 正 观 郝 云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 200433) 摘 要 : 《管子》一书在 中国历史上较早且较全面地探讨了公正问题。首先 ,《管子》从 个人公正与社会公正相结合的维度 出发阐发 了公正的基本 内容并对公正的含义作 了规定;其 次,《管子》重点分析了法律公正、经济公正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对法律公正、经济公正体制的建 构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说明;最后 ,《管子》从制度建设 、结果公平 以及信息对等几个方面探 索了 解决不公正现象的具体措施 。 关 键 词: 公正 ;法律公正;经济公正;制度公正;审分 作者简介 : 郝云 (1963一)男,湖北公安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博士生 。 《管子 》成书的年代与古希腊时期斯拉斯马寇、加里克里斯 以及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相 同。古希腊时期这些思想家们比较关注公正问题 ,但是 ,他们大都 以朴素的观点谈论公正 (如 斯拉斯马寇、加里克里斯等),其范围也 比较狭窄 ,限于命题式的表述,未加展开和详述。亚里 士多德虽比较深人地谈论公正问题,但他比较注重谈论公正的一般形式。相比之下,《管子》一 书则把公正问题放到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来探讨。将其公正观广泛渗透到政治、经济、管理的整 个过程 ,这在当时的确难能可贵 。 一 、 个人公正与社会公正相结合的公正观 《管子》是从执政的角度来谈公正的。它认为,“政者 ,正也”(《管子 ·法法》,以下 《管子》一 书只注篇名),把公正当作施政好坏与否的评判标准。这与儒家的公正观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季康子 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政者,正也 。子帅 以正,孰敢不正?”(《论语 ·颜渊》)孔子把正 直 、公正视为政之要义 。宋代的司马光认为,“政者,正也 。为政之道,莫若至公”(《温国文正司 马公文集 ·上太皇太后疏》),讲的也是同样的涵义。政 ,就是公正 ,而且是极端的公正。不过 《管子》对公正问题作 了进一步的阐发。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是社会公正。即政策 、标准的公正。它指出:“正也者 ,所以正定万物之命也。是故圣 人精德立中以生正,明正以治国”(《法法 》)。它认为公正是一种尺度,要做到公正,就是使用 正确的标准来测定万物的命运 。所 以,圣人精修品德 ,树立公正之道 以培育 “正”,彰明 “政”来 收稿 日期:2002—09-23 第 1期 论 《管子》的公正观 59 治理国家。它还把 “刑”、“政”、“法”、“德”、“道”五个政治内容的公正尺度作了规定 ,“罪人当名 日刑 ,出令当时 日政,当故不改 日法,爱民无私 日德 ,会民所聚 日道”(《正》)。把 “刑”的公正标 准定为 “罪人当名”、“政”的公正标准定为 “出令当时”、“法 ”的公正标准定为 “当故不改”、“德” 的公正标准定为 “爱民无私”、“道”的公正标准定为 “会民所聚”。 其二是为政者的个人公正。即为政者是否有公正的品德 ,只有品德公正,才能正 己正人 。 执政者要~-,JN反省 自己是否做到了公正。“立常行政 ,能服信呼?中和慎敬,能 日新呼?正衡 一 静 ,能守慎呼?废私立公 ,能举人呼?临政官民,能后其身呼?”(《正》)显然,为政者的 “信”、 “中和”、“正”、“慎”、“废私立公”、“后其身”是 《管子》关心的重要 内容。它认识到,“主身者,正 德之本也 ;官治者,耳 目之制也。身立而民化 ,德正而官治。治官化 民,其要在上”(《君臣上》)。 这是因为 “有身不治,奚待于人?有人不治,奚待于家?有家不治,奚待于乡?有乡不治,奚待 于国?有国不治 ,奚待于天下?”(《权修》)《管子》进一步指出:“明君知民之必以上为心也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