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最终》word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最终》word版.doc

食安102班复习资料 PAGE8 / NUMPAGES8 第一章 常见症状 1.症状:病人主观感觉到的不舒服感或异常感觉称为症状,如头痛、乏力、多梦、呼吸困难等。 体征:医师或者其他人能发现的异常表现称为体征。 发热:正常人的体温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各种原因到时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发生障碍时,产热超过散热,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即称为发热。 体温曲线:间隔一定时间测量体温,在体温单上标记每次的测量值,将个体温数值点连成体温曲线。 热型:体温曲线的形状可有一定的规律,称为热型。 皮肤黏膜出血:是指由于机体止血与凝血功能障碍,血液由毛细血管内进入皮肤或粘膜下组织,常为自发性或轻微外伤所致。 紫癜:紫癜(purpura) 皮肤和粘膜出血后颜色改变的总称。 发绀:亦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的表现。广义的发绀还包括少数由于异常血红蛋白衍化物(高铁血红蛋白、硫化血红蛋白)所致皮肤粘膜青紫现象。 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 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排出的症状。 呕血:是上消化道(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指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便隐血试验:在消化道出血量很少时肉眼不能见到粪便中带血,并七日粪便中有少量红细胞被剖坏只可以采用化学或免疫的方法检测的试验。 眩晕: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有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 晕厥:是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一般为突然发作,发作时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 正常成年人的体温: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36-37℃之间,24小时稍有波动。一般下午比早晨稍高、体力劳动、剧烈体育活动或餐后体温稍升高,一天内的波动一般不超过1℃ 发热过程 发热过程 :①体温上升期:皮肤苍白、干,打寒战,流行性感冒(骤升性,渐生性) ②高温持续期③体温下降期 发热程度的划分:1、低热,37.338 C 2、中等热,38.139 C 3、高热,39.141C 4、超高热41C以上 临床上常见的发热类型:一、稽留热。二、弛张热。三、间歇热。四、波状热。五、回归热。六、不规则热。 功能性发热类型:1、原发性低热 2、感染性低热 3、夏季低热 4、生理性低热 引起头痛的原因(颅脑疾病、颅外疾病、全身性疾病);头疼发生的机理 答:①颅脑疾病:感染、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均可引起头疼。②颅外病变:颅骨病变、颈椎疾病或者其他颈部疾病、三叉神经痛、眼、耳、鼻和齿疾病也可引起头疼。③全身心疾病:头疼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一个症状,如流感、肺炎等急性感染;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酒精、CO、有机磷和药物中毒;神经衰弱、尿毒症、低血糖、贫血、肺性脑病、中暑等。有些妇女在月经期也可出现头疼的症状。 头疼发生的机理:血管因素;颅外血管的收缩、扩张或者受牵拉(如颅内血块对血管的牵引或挤压);脑膜受刺激或牵拉;具有痛觉的脑神经或者颈神经受刺激,挤压或牵拉;头颈部肌肉收缩或五官、颈椎病所致;内分泌紊乱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4.皮肤黏膜出血的基本病因(5个方面)、临床表现类型(出血点、紫癜、瘀斑、皮下血肿、鼻出血、牙龈出血) 皮肤黏膜出血的基本病因: 1、血管壁缺陷;2、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3、凝血因子缺乏活性降低;4、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多;5、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①出血点:又称瘀点,指直径不超过2mm的皮肤、粘膜出血,大多如针头大小,可见于全身各部位,尤其是四肢和躯干下部为多见。出血点通常不高于皮肤表面,按压不褪色,早期呈暗红色,约一周左右可完全吸收 ②紫癜:皮肤和粘膜出血后颜色改变的总称。直径3-5mm的皮下出血,特点与出血点基本相同。 ③瘀斑:为直径5mm以上的皮下片状出血,常见于皮肤易磨察和磕碰的部位和针刺处,一般不高于皮肤表面,按压不褪色,初期呈暗红色或紫色,逐渐转为黄褐色、黄色或黄绿色,约两周左右可完全被吸收。 ④皮下血肿:大片皮肤下出血伴皮肤明显隆起 ⑤鼻出血:鼻 ,大多情况出血量少 ⑥牙龈出血:多有牙龈炎症及损伤所致,也见于血小板减少、严重凝血障碍和维生素缺乏的等 发绀的发生机制;发绀的种类 (中心性、周围性、混合性) 发绀的发生机制:1、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 2、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化物 黄疸的分类以及各种黄疸临床表现时胆红素的变化情况 黄疸的分类: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 胆红素的变化情况:溶血性黄疸:血清总胆红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