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oc

必修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课 第一框 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案 课题: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时间: 课标要求:阐释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应用:联系实际认识我国的分配制度;能力目标:能正确把握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制度的内涵、必然性及地位的理解能力,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析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坚定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越性的信念,增强掩护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增强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教学 重点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学 难点 按生产要素分配 教学 方法 实例引入法、自学阅读与讲授结合法、讨论式教学法、讲授法 是否有课件 有 课时设计 1课时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 课后 补充 问题设计与 双边活动 授课内容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回顾: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思考: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从必要性、重要性来看: 从两个角度思考: 从劳动者自身角度、从社会制度的角度。 在我国现阶段,除了按劳分配外,还存在哪些分配方式呢? 比较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的不同: 学生自己总结生产要素的种类有哪些. 学生练习,巩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 (一)引入新课 思考问题: 七个人同吃一锅粥,有下列分粥的方法: 拟定有一人来分,结果是那个负责分粥的人,自己碗里粥最多 ; 七人轮流分,将分粥的权力公平分散了,可是在一周中,每天总是只有那持勺的一人喝饱吃足,其他6人则饿肚子; 公选一个信得过的人来分,开始时基本公平,慢慢地,他自己以及会溜须拍马的人的碗里就多了起来; 成立“分粥委员会”与“监督委员会”共同来抓,开始还不错,后来两个委员会因意见不一互相扯皮,等到“取得共识”,粥全凉了 …… 那么如何分才是最好的?才能体现公平? 答案:规定分粥的人必须最好拿,这样为了自己不吃亏,他肯定要分的公平、均匀。 结论:分配方式或分配制度的好坏,公平与否,至关重要。同样,如果我们把社会财富比作一块蛋糕,那么,制作大的蛋糕固然重要,而切分蛋糕同样值得重视。分配状况如何,既取决于整个财富的增加,又取决于财富的分配方式。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它直接影响到广大劳动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二)进行新课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分析点拨: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生产决定分配。(从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看) (2)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看)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总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1)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根本原因 (2)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直接原因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含义: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客观必然性 (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5、按劳分配的地位——主体地位 ①由于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②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个人收入的大部分也来自于按劳分配。 因此,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居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与个体经济相适应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

文档评论(0)

183****34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8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