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130X130cm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身影永远是最显眼的标志。每每看到它们,我心中都会莫名的感动,留恋地追随 
着它们的身影,姑且可称为我的塔吊情结吧。在我心中塔吊就是辛勤劳动的农民 
工的化身,因为它那样高耸入云,任凭风吹雨打日晒而依然屹立不倒,直到老了, 
身子骨锈了,也只用日渐斑驳的皮肤,弯曲的躯干做着无声的抗议。但是人们充 
耳不闻视而不见,直到它老得动不了了,人们才会将它送到废品回收站作为它最 
终的归宿,让它尽最后一点余热。接下来仍会有无数同样的兄弟姐们排好了队等 
待赴上那个同样的最终归宿。因为人类的贪婪无止境的,在不停的开垦占用过程 
中塔吊是不可或缺的助手,它永远不会被人类抛弃,但是迟早会被人们遗忘。 
     塔吊默默地奉献出了它一生的精力,万物有灵,感谢它为我们的美好生 
活挥洒着生命。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画笔诉说着对它的情感,我一直牢记一 
位评论家说的话:“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和一个平庸者的区别是在某一天,某一刻 
他突然能把自己的灵魂揉入自己的作品中。”无论最终我做到与否,真挚的情感 
永远是艺术创作生生不息的源泉。 
4 
50×80cm50×80cm70cm120X 
660×80cm 
                          3油画《塔吊》系列语言的产生 
过程,只有经历这一过程才能进一步将创作者,创作对象和语言表达三者紧密结 
合,同时认识到油画语言同创作者本身好比同主体物间的关系,让我对油画语言 
表达与画面效果的紧密性有了重新的思考。 
3.2从繁杂中提取单纯的语言 
    沉下心来对之前的作品进行反思和总结后发现目前缺少的不是想法,而是太 
刻意追求一些花哨的表达技巧,削弱了主体物的存在感,作品的表达方式不明确 
没有脉络,没有精气神。于是思考对塔吊本身的精彩元素进一步提炼和凸显,减 
少次要元素的影响确保画面最单纯但并不单调的语言表达,从绘画内容形式到绘 
画本身,油画语言本身的意义在我脑中逐渐浮现。 
     图3.8这张作品应该说是真正找到创作方向的开始,它是由早先的一幅木板 
小稿图3.7演变而来,之所以相中这幅小稿,是因为它够单纯。与之前都是直立 
塔吊的形态相比它弯折扭曲,放大的塔吊局部形态以便精致细节的刻画。剥离掉 
刻意营造的环境语言,只关注塔吊单纯的个体,营造出一种更吻合情绪的意境使 
审美更具独立性和个体性。画面背景着色用大量松节油,薄而松动,一气呵成。 
趁油色未干将塔吊局部和背景揉和在一起,加强虚实效果,色彩的流淌也随意发 
展。质感和细节的刻画突出表现在塔吊折断的前端,以增强视觉冲击。考虑到白 
色颜料的使用会阻碍画面的透明感,画面中很多细节的白色效果实际上是用橡皮 
擦在油没干透的时候擦出来的画布本身留白,这里将传统国画的留白方式移至于 
此,赋予观众猜测和想象的空间。 
           50×80cm201                            80×140cm201 
    图3.7                1年                 图3.8                1年 
20150X80cm120X160cm 
9201150X180cm130X130cm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陷入反复洗了改,改了画,越画越紧,越紧越不敢画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中。最终 
这幅作品成为一个半成品,提醒我学会选择合适的、更具有针对性的语言表达方 
式。于是我静下来找属于塔吊的代名词:铁、锈、硬、斑驳、凹凸、脱落……这 
些极具针对性的词语使我恍然大悟:追求技术上对画面效果的渲染,不如抓住物 
体本身质感的特点。一个全新的塔吊从投入使用会经历了一系列诸如腐蚀、生锈、 
          60X80cm                             60X80cm 
   图3.13             2012年             图3.14            2012年 
脱落、弯曲直至死亡的过程,抓住过程中某一点的特性将其放大才是属于塔吊本 
身的有针对性的语言表达。在此过程中我重新沉淀思想,放慢脚步从一些小的作 
品入手,将塔吊解剖成多个部分找感兴趣的局部创作,如螺丝帽、铁屑、金属质 
感的钢架、粗糙的铁臂等等。如:图3.13,图3.14这两幅作品一个体现塔吊光滑 
和坚硬的金属质感,一幅突出塔吊锈烂的破旧感。回归到小尺寸画幅最大的感受 
是画得轻松且易掌控,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与画面感觉同步,把心中对塔吊的倾诉 
一点点绘制出来。通过对创作方式及观念的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