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綜觀今日各國,除英、日、美三國外,其餘國家上市公司多為股權集中的型
態,而台灣上市公司的股權更是以家族控股為主。近年來,許多的研究也紛紛指
出此一現象。La Porta、Lopez-de-Silanes 和 Shleifer (1999)調查 27 個股市發展成
熟國家的大型上市公司,其股權有集中的趨勢,且公司的控制股東以家族控股最
為普遍。而 Claessens、Djankov 和 Lang(2000)分析東亞九國 2980 家上市公司,
他們發現超過半數公司的股權結構為家族控股型態,且有三分之二的公司其管理
權為控制股東所有,顯示出這些公司管理權和所有權很少分離。Yeh 、Lee 和
Woidtke (2001)指出台灣上市公司有 76%為家族控股公司,而家族控股公司中,
控制家族成員擔任董事席位比率達 59.47%。
家族控股公司在台灣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許
多研究中指出,當公司經營績效不好時,公司會更換最高主管,而本研究定義的
最高主管為董事長與總經理。事實上,讓人十分有興趣的是:當公司決定要更換
最高主管時,那麼擁有決策權的控制股東會決定由誰來繼任最高主管呢?什麼樣
的決策是對公司會有好的影響呢?本組以財務績效的觀點,將最高主管繼任者依
繼任關係分成家族成員、內部人員與外部人員。
以家族成員為繼任者的話,家族成員對公司有較深入的了解,而且可以得到
控制股東的支持;但是缺點為家族成員的管理能力不確定、年齡又相對較年輕,
而且可能會發生特權消費而忽視了公司的利益。至於,內部人員也與家族成員一
樣對公司比較了解,所以對於新職務適應期短 ,而且管理經驗也較家族成員豐
富;但內部人員和家族成員一樣可能會出現偏私的行為。而且,同為內部人更換
是否真的可以振衰啟弊?如果最高主管聘用外部人員,優點是會給公司帶來較多
的改革,缺點是可能會發生組織再造的問題。既然家族成員、內部人員及外部人
員繼任最高主管都有不同的優缺點,那麼究竟何者繼任最高主管對公司最好呢?
根據 Smith 和 Amoako-Adu(1999) 的研究指出,家族成員繼任高階管理者大
多比內部人員(非家族成員)與外部人員年輕且管理能力較不確定,因此對股價有
負面影響;反觀,由內部人員或外部人員擔任最高主管,對股價則無明顯負面影
響。公司在經營績效差且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時,會傾向由內部人員與外部專業人
員來擔任最高主管;除非公司高階管理者多為家族成員,且公司缺乏強大的外部
董事,才會由家族成員擔任繼任者。另一方面, McConaughy 、Walker 、
Henderson、Chandra 和 Mishra(1998) 的研究指出,控制家族對家族成員擔任最高
主管有監督作用,因此對公司績效與價值有正面影響。
因此,控股家族是否將企業傳給其子女?亦或是一個擁有專業知識的外部人
員?如何才可使公司的績效良好,便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儘管許多國外
文獻均對此一現象提出探討,但其結果卻莫衷一是,且國內鮮少有文獻對此加以
分析,因此本研究想要探討不同的最高主管繼任者,市場會給予何種反應?另
外,更換最高主管後,公司經營績效真的可以會變好嗎?更換何種類型的最高主
管對公司幫助較大? 因此,本組研究主題為最高主管繼任關係型態對公司價值與
績效的影響。
第二節 研究問題
本研究是要測試以下四個與公司績效和家族控股公司繼任者有關的問題:
1.綜合瞭解台灣上市公司最高主管(董事長或總經理)更替與繼任者的現況。本
研究將繼任者與控制股東的關係分成家族成員、內部人員(非家族成員)和外
部人員三類。
2.探討過去績效對最高主管更替的影響。
3.探討最高主管(董事長或總經理)更替與繼任關係對公司價值與財務績效的
影響。
4.探討最高主管繼任者學歷與經歷的不同對股價的影響。
第三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主要探討最高主管(董事長或總經理)繼任關係的不同,對公司價值與
績效的影響。首先,利用經濟新報社資料庫、台灣上市公司公開說明書與年報等
資料,蒐集 1994 年 1 月到 2001 年 2 月,最高主管更替公司的資料。其次,利用
事件研究法分析繼任關係的不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