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弱界面复合材料中的基体裂纹力学学报
第 29 卷 第 1 期 力 学 学 报 V o l. 29,N o. 1
1997 年 1 月 A CTA M ECHAN ICA S IN ICA Jan. , 1997
弱界面复合材料中的基体裂纹1)
罗海安 王奇山2)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 上海 200030)
摘要 利用二维弹性力学模型研究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基体裂纹与弱界面的相互作用机理.
文中首先导出各向异性弹性多层介质中刃型位错的基本解, 然后运用这些基本解建立了弱界面
复合材料中典型的 H 型缺陷的奇异积分方程组, 通过求解这些方程得到外载荷的大小、弱界面
的结合强度、界面的残余压力和摩擦系数、纤维与基体的弹性模量比等微结构参量与基体裂纹
附近的应力场的关系.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弱界面, 基体裂纹
引 言
复合材料的相间界面是其重要的微结构, 界面的结合性状与复合材料的损伤和破坏关系密
切. 当纤维与基体以强界面结合时, 基体裂纹易于穿越界面, 导致承载纤维的断裂与复合材料
总体强度的下降; 而在弱界面复合材料中基体裂纹则容易在界面处转折, 从而使大部分纤维保
持完整, 维持了沿纤维方向复合材料的承载能力. 文献[ 1 ]利用能量准则给出了强界面与弱界
面的判据, 为复合材料的界面设计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
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特别是对于大量存在的弱界面复合材料, 它们的界面结合强度与
基体裂纹附近的应力分布有什么关系, 基体裂纹附近的未断裂纤维的应力集中情况如何? 这一
问题关系到如何正确地设计这类复合材料, 应当引起重视. Do llar 和 Stief 在文[ 2 ] 中研究了同
质材料的弱界面问题, 他们的解可用于象陶瓷基复合材料那样的基体与纤维的弹性模量相当的
情况, 但对于纤维与基体的刚度比比较大的复合材料, 上述解的应用则受到限制: Yang 和
Boeh ler 在文[3 ] 中研究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层内多重断裂与层间脱粘的相互作用, 给出了具有
这类损伤的正交铺设层合板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然而由于他们为断裂辅层引入了一个沿横截
面呈二次多项式变化的位移模式, 他们的解若被用于描述缺陷附近的局部应力场便显得不够精
确.
本文将用二维弹性力学模型研究复合材料相间弱界面的细观作用机理. 文中首先导出各向
异性弹性多层介质中刃型位错的基本解, 然后运用该基本解建立由复合材料的基体裂纹和与之
相交的弱界面上的脱粘所构成的H 型缺陷的奇异积分方程组. 这里界面脱粘后被一般地假设为
部分张开, 其闭合部分作用有库仑摩擦力, 界面裂纹的强度则用其断裂韧性来表征. 通过求解
离散后的一组非线性代数方程, 得到外载荷、弱界面结合强度、残余应力和界面摩擦系数、纤维
和基体弹性模量比等参量与基体裂纹附近应力分布的关系.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
2) 现通讯地址: 上海大学, 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 上海 200072
1995- 07- 21 收到第一稿, 1996- 07- 12 收到修改稿.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党建知识测试复习卷含答案.docx VIP
- 10《往事依依》课件(共25张PPT).pptx VIP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24).docx VIP
- 中国移动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战略及党建知识测试题 .docx VIP
- 透析病人低血压个案护理.pptx
- (优质!)50500-2024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新旧版本的主要变化逐项对比分析.docx VIP
- 驾驶员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docx VIP
-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补写事实论据.docx VIP
- 2018秋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 VIP
- 区块链三难困境的形式反驳-计算机科学-区块链-形式安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