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沸腾的岁月》
第一部分
这一天,他的股票投资在账面上损失了 4.5 亿美元。他在账面上仍然有近 10 亿美元的
身家,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这一天的损失,抵得上美国五大慈善基金以外的所有慈善
基金的总资产;比除纽约以外的任何城市的年度福利预算都多……
序言(1)
“可以想见,本书或许是为‘华尔街’时代撰写的最杰出的著作之一。”约翰·布鲁克斯这样
结束了他关于 20 世纪 60 年代华尔街的著名专著。然而,我们都知道这一预言的结局。在
华尔街时代,关于华尔街的书一本本不断涌现。自《沸腾的岁月》1973 年首次出版以来,
关于华尔街的书可以填满一座小型图书馆。仅仅是过去数年,我就收到过许多关于高盛
(Goldman Sachs )、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美林 (Merrill Lynch )、贝尔斯登
(BearStearns)、乔治·索罗斯 (George Soros )、迈克尔·斯坦哈特 (Michael Steinhardt)
和迈克尔·米尔肯 (Michael Milken)的著作的手稿、大纲或出版意向书。一个名叫维克多·尼
德霍夫 (Victor Niederhoffer )的华尔街三流经纪商都发表了一本四百多页的大部头自传,
取名 《投机客养成教育》(Education of a Speculator),然后很快在投机中弄丢了饭碗。现
如今,没有哪本关于钱的书会被出版商认为微不足道,或者构思糟糕。
布鲁克斯本人对这种状况也负有一定责任。他正是率先证明了一个门外汉也能进入华尔
街,写出翔实的长篇故事,并让仅受过一般教育、基本上对金融一无所知的外行人也能看懂
它的记者之一。《沸腾的岁月》就是这样一本书。
关于华尔街的书呈现出这样一种特点,那就是读完后你会掩卷叹息,对自己说,事物的
变化越多,就越会保持不变。[或者像布鲁克斯毫无疑问会对他的 《纽约客》(New Yorker)
的老读者们说的,“越变,越没变” 。]在本书中,有大量让你产生如此感想的描述。当股票
市场一路飙升时,一些为 20 世纪 90 年代的金融风潮观察家所熟悉的角色登上舞台。继60
年代富达基金 (Fidelity)的杰拉尔德·蔡(Gerald Tsai )之后,有了 90 年代富达基金的杰
夫·维尼克 (Jeff Vinik )。在索然离群的对冲基金经理 A·W·琼斯 (A.W. Jones )之后,人们
在乔治·索罗斯的身上看到了他的影子。在60 年代拼命捞钱的市场人之后,是 90 年代拼命
捞钱的市场人。布鲁克斯写道:“在商业禀性根深蒂固的美国,不存在足够强大的内在稳定
机制,不论精神上的还是操作上的,使人们能够眼看着竞争者攥取新的生意而自己不去抓住
它。作为一个民族,我们宁愿在一片混乱中暂时赚得盆满钵满,也不愿意少赚一点而维持长
远的秩序和理智。”
但对约翰·布鲁克斯今天的读者们来说,有意思的是 20 世纪 90 年代的市场与 60 年代
市场的不同。比如,在布鲁克斯的书中没有能与今天的科技股票真正对应的东西。没有国外
市场,没有债券,甚至基本上没有计算机。另一方面,所有那些在今天关于华尔街的著作中
不值一提的白人机构—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纽约股票交易所 (NYSE)及国会—在布
鲁克斯的书中却彰显了它们的作用。
下面谈谈本书的道德问题。《沸腾的岁月》从道德角度讲述了 20 世纪 60 年代的一系列
离奇事件:罗斯·佩罗 (Ross Perot)一天损失了4.5 亿美元;索尔·斯坦伯格(Saul Steinberg )
妄想— 当然远远不敢真的尝试— 收购化学银行 (Chemical Bank );埃迪·吉尔伯特 (Eddie
Gilbert )诱骗一些富人投资于他运营不佳的投机企业,最后同其他市场失败者一样消失于巴
西。现在看来,他们是多么温顺啊!至少对于我来说他们已经失去了让人吃惊的能力。很明
显,作者认为他笔下的人物处于没有止尽的堕落和救赎的循环中。但当代的读者必须不断提
醒自己,谁堕落了,以及为什么他需要救赎。在本书的故事中,道德至少有一部分是缺失的。
这或许有助于解释 《沸腾的岁月》一书最令人奇怪的特点:它的基调。通过那些可爱的、
成分复杂的长句子,读者仿佛可以看到作者的眉毛弯成的漂亮曲线,布鲁克斯似乎可以感到,
你,温柔的读者,是一个满腹学识、本能地反对这些……投机者……的人。布鲁克斯的声音,
首先是老派堡垒的声音。布鲁克斯想象他正在对话的读者,正是在过去 30 年从金融世界消
失的轰动一时的角色。现在,华尔街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