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法预约的精彩
周益民
教学片段:
《鹬蚌相争》的故事学起来可真带劲,孩子们诵读着,表演着,乐不可支。
奇怪的是,每逢这种时候就分外活跃的小常今儿个怎么似乎游离在外?
我正待悄悄过去看个究竟,他已经高高地举起了小手。
“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语气是那样的兴奋,“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
“是呀是呀,这样想来下面也有问题。下面课文又写蚌得意洋洋地对鹬说:‘我就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蚌正夹着鹬的嘴呢,怎么说话呀,一开口不就让鹬拔出嘴了吗?”其他同学受到启发,也有了新的发现。
这不就是新课程提倡的“生成性资源”吗?我接着他们的话题:“同学们不迷信书本,善于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真是好样的!这样吧,大家就这个问题小小组讨论讨论。另外,还可以参阅老师课前发下的这则寓言的古文。”
室里立刻安静下来,片刻之后成了唧唧喳喳的一片。
“我同意刚才几位同学的意见,课文这样写不妥。”
“我觉得那不能怨编者,古文就那样写着呢,课文是根据古文改编的。”
“不对,古为今用,可并不是照搬照用,不正确的也要修正。”
“要我说,课文是寓言,你想想,鹬也好蚌也好,其实哪会说话呀,那是人们借这么个故事说明道理呢,所以我觉得课文这么写是可以的。”
“我不同意,尽管是寓言,想象也要符合实际情况呀,譬如总不能说鹬夹住蚌的嘴吧!”
我乐了:“这叫要符合事物的物性特点。”
“同学们讨论得真热烈,也很够水平。不过咱们不能光停留在发现问题上,我建议,同学们一起动动脑来改改教材,再动动手给编辑叔叔写封信,如何?”
“好——”一致通过。
下面是“柠檬酸”小小组的一封信。
敬爱的编辑爷爷:
您好!
您组织编写的语文课本真是太棒了!这一本本语文书就像一艘艘小船,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每次新学期开学发新书,我们总是抢先翻看语文书。
今天上《鹬蚌相争》时,我们觉得有个地方有点欠妥。我们读到“鹬威胁地说”和“蚌得意洋洋地说”这部分内容时,脑子里闪出了疑问:蚌用外壳把鹬的嘴夹住,鹬怎么能说话呢?而蚌一旦说话,鹬不就可以趁机拔出嘴巴逃走了吗?我们想是不是可以这么改:
“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来,便狠狠地瞪了蚌一眼,心想:哼,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干死在这河滩上吧。蚌好像看透了鹬的心思,得意洋洋地想:哼,我就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就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编辑爷爷,您觉得我们的想法有道理吗?
海门市实验小学四(6)班 柠檬酸小小组
正想着为这次讨论画上句号时,又有一位学生要求发言:“我觉得我们刚才的讨论有问题。鹬的嘴被蚌夹住了确实不能说话,可是蚌就不一定了。它是软体动物,嘴应该在壳里,也许不用开合壳就能说话呢!”
呵,链接到生物学上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问。
“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
“请教自然老师去。”
“不,设法弄只蚌来自己观察。”
呵呵,看来这一课还没结束呢!
评析:课堂是教师、学生互动交往的场所,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如果无视课堂中与学生的不断对话、调适,将课堂囿于严格的封闭状态,则必然违背了课程的终极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构课堂教学的运行机制。其实,教师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预设的教学计划同课堂的真实情境之间经常性地存在着某种偏离。我们以为,这些“偏离”正是学生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等“儿童文化”的外显,正是学生与文本教材碰撞出的自我解读,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成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智慧正在催放,情感正在撞击,视界正在敞亮,这是比任何设定的所谓知识的目标更为可贵的资源。教师若能敏感地捕捉住其中有价值的因素,“为学习而设计教学”,通过富于智慧的教学策略重构教学,定会生长出较之“知识”更具再生力的因素。也惟其如此,“豁然开朗”、“怦然心动”、“悠然心会”、“浮想联翩”这种美好的境界才会在我们的课堂孕育成长。
教学《鹬蚌相争》一课时,我就遭遇了这种状况。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课堂实境并未如我所料地进行,于是,我干脆抛弃了原先预设的方案,而是基于课堂学生即兴生成的问题,以此为生长点,鼓励学生向“权威”(教材)挑战,进而帮助学生完善教材,让他们体验思考的快乐。在这种充满探究意趣的平等对话活动中,课堂不断生成新的问题,最后并未形成一个“标准”,而是就再一次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走向课外。我以为,教学就是这样,它没有明确的终结点,它起始于学生的真实问题,结束于学生产生的新问题,在从一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完成自己的使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静脉通路并发症的护理ppt.pptx
- 大题04+板块模型(原卷版).docx VIP
- 第6课《散步》课件(共38张PPT).pptx VIP
- 高中化学第二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docx
- 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课件高教2024年版讲义合集(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第9章+第10章).pdf
- MY FAVORITE BOOK(我最喜欢的一本书)PPT.pptx VIP
-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护理PPT课件.pptx VIP
- 甘肃省靖远县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英语试题.docx VIP
- 小学1-6年级数学暑假巩固提高练习题,口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混合运算、列式计算专项练习.pdf VIP
- 项目管理方法与工具应用培训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