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物理实验讲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1 实验一 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 1. 实验目的和要求 1.1了解塑料熔体流动速率与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的关系; 1.2掌握测定塑料熔体流动速率的原理及操作。 2. 实验原理 塑料熔体流动速率(MFR)是指在一定温度和负荷下,塑料熔体每10min通过标准口模的质量。 在塑料成型加工过程中,熔体流动速率是用来衡量塑料熔体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测试仪器通常称为塑料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或熔体指数仪)。一定结构的塑料熔体,若所测得MFR愈大,表示该塑料熔体的平均分子量愈低,成型时流动性愈好。但此种仪器测得的流动性能指标是在低剪切速率下获得的,不存在广泛的应力-应变速率关系。因而不能用来研究塑料熔体粘度与温度,粘度与剪切速率的依赖关系,仅能比较相同结构聚合物分子量或熔体粘度的相对数值。 3. 实验原材料和仪器设备 3.1原材料 聚丙烯(PP),颗粒状,粉料,小块、薄片或其他形状。 3.2 仪器设备 (1)XRZ-400熔体流动速率仪 该仪器由试料挤出系统和加热控温系统两部分组成。挤出系统包括料筒、压料杆、出料口和砝码等部件。加热温控系统包括加热炉体、温控电路和温度显示等部分组成。其主要结构(挤出系统)示意图如图13-1所示。 主要技术特性: ① 负荷由砝码、托盘(0.231Kg)、活塞(0.094Kg)之和组成,分为0.325Kg、1.200Kg、2.160Kg、5.000kg几个档次; ② 标准口模直径(2.095 ± 0.005)mm和(1.180 ± 0.010)mm; ③ 料筒长度160mm,料筒直径(9.55 ± 0.025)mm; ④ 温度范围:室温~400℃连续可调,出料口上端12.7~50mm间温差≤1 (2)天平1台(感量0.001g)。 (3)装料漏斗,切割和放置切取样条的锋利刮刀,玻璃镜,液体石蜡,绸布和棉纱,镊子,清洗杆和铜丝等清洗用具。 图13-1 熔体流动速率仪示意图 1-磕码;2-砝码托盘;3-温度计;4-活塞;5-隔热套;6-炉体;7-料筒;8-控温元件; 9-标准口模;10-隔热层;11-隔热垫;12-托盘 4. 实验步骤 (1)原料干燥 吸湿性塑料,测试前应按产品标准规定进行干燥处理; (2)实验准备 熟悉熔体流动速率仪主体结构和操作规程,根据塑料类型选择测试条件,安装好口模,在料筒内插入活塞。接通电源开始升温,调节加热控制系统使温度达到要求,恒温至少15min; (3)预计试料的MFR范围,按表13-1称取试料; 表13-1 试样加入量与切样时间间隔 流动速率/g/10min 试样加入/g 切样时间间隔/s 流动速率/g/10min 试样加入量/g 切样时间间隔/s 0.1~0.5 3~4 120~240 3.5~10 6~8 10~30 0.5~1.0 3~4 60~120 10~25 6~8 5~10 1.0~3.5 4~5 30~60 (4)取出活塞将试料加入料筒,随即把活塞再插入料筒并压紧试料,预热4min使炉温回复至要求温度; (5)在活塞顶托盘上加上砝码,随即用手轻轻下压,促使活塞在1min内降至下环形标记距料筒口5~10mm处。待活塞(不用手)继续降至下环形标记与料筒口相平行时,切除已流出的样条,并按表2-6规定的切样时间间隔开始切样,保留连续切取的无气泡样条三个。当活塞下降至上环形标记和料筒口相平时,停止切样; (6)停止切样后,趁热将余料全部压出,立即取出活塞和口模,除去表面的余料并用合适的黄铜丝顶出口模内的残料。然后取出料筒用绸布蘸少许溶剂伸入筒中边推边转地清洗几次,直至料筒内表面清洁光亮为止; (7)所取样条冷却后,置于天平上分别称其质量(准确至0.001g)。若其质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大于平均值的10%,则实验重做。 5. 实验条件及数据处理 (1)实验条件 表13-2标准实验条件 序号 标准口模内径(mm) 实验温度(℃) 负荷(Kg) 1 1.180 190 2.160 2 2.095 190 0.325 3 2.095 190 2.160 4 2.095 190 5.000 5 2.095 190 10.000 6 2.095 190 21.600 7 2.095 200 5.000 8 2.095 200 10.000 9 2.095 220 10.000 10 2.095 230 0.325 11 2.095 230 1.200 12 2.095 230 2.160 13 2.095 230 3.800 14 2.095 230 5.000 15 2.095 275 0.325 16 2.095 300 1.200 表13-3 塑料实验条件 塑料种类 实验序号 塑料种类 实验序号 塑料种类 实验序号 聚乙烯 1、2、3、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