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信用风险的转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信用风险的转移 主讲人:徐文学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第一节 概述 • 交易完成的标志是钱货两清(货款两清) • 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货物 质量、价格条件以外,必须还考虑如何将 风险尽可能地转移出去,降低风险。 • 转移风险是重要的控制手段。 转移风险的三种主要方式 • 一是买卖双方通过确定交易条件来实现风 险的转移 • 二是利用担保条件来实现风险的转移 • 三是利用第三方的有偿服务来规避风险。 其中,利用第三方有偿服务的主要形式有 保理和信用保险。 一、利用交易条件转移风险 • 风险砝码无非在买卖双方转移,当风险倾 向于一方时,交易条件就会对另一方更有 利些。 • 交易方式有三种: • 1.钱货两清的交易方式 • 2.提前付款 • 3.信用交易 二、利用担保条件来转移风险 • 债权担保的当事人主要有三个,即债权人 (又称为收益人)——第三方保证人行使 义务的收益者,在信用销售中为售货方或 提供信用方。 • 债务人(又称为委托人)——请求第三方 保证人提供担保的委托者,在信用销售中 为受信者或称购货方。 • 保证人——受债务人委托对债务承担有条 件连带责任的第三方当事人,是以自己的 财产为债务人提供信用的一方。 • 当债务人以自己的财产提供保证时,债务 人与保证人合而为一。 • 1.债权担保的种类 • 有人的担保,物的担保,银行的担保等等 • 购销活动中主要有: • (1)保证(2 )抵押(3 )质押(4 )定金 (5)留置——仅适用于保管合同、运输合 同、加工承揽合同以及法律规定可以留置 的其他合同发生的债权。 2.债权担保方式的选择 • 选用担保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信用风险大 小、担保费用高低、业务利润厚薄三者的 权衡过程。 • 具体通常在以下情况使用: • (1)与新客户第一次往来交易时。 • (2 )老客户要求扩大交易额时。 • (3 )客户要求改变交易方式时。 • (4 )客户有异常情况发生。 三、银行保函 • 银行保函是指银行应客户的申请而开立 的、有担保性质的书面承诺文件。主要适 用于国际贸易中。 第二节 出口信用保险 • 一、信用保险的起源 • 出口信用保险诞生于19世纪末的欧洲,最 早在英国和德国等地萌芽。1919年,英国 建立了出口信用制度,成立了第一家官方 支持的出口信贷担保机构——英国出口信 用担保局(ECGD)。 • 紧随其后,比利时于1921年成立出口信用 保险局(ONDD),荷兰政府于1925年建 立国家出口信用担保机制,挪威政府于 1929年建立出口信用担保公司,西班牙、 瑞典、美国、加拿大和法国分别于1929、 1933、1934、1944和1946年相继建立了以 政府为背景的出口信用保险和担保机构, 专门从事对本国的出口和海外投资的政策 支持。 • • 二战后,世界各国政府普遍把扩大出口和 资本输出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 而对作为支持出口和海外投资的出口信用 保险也一直持官方支持的态度,将其作为 国家政策性金融工具大力扶持。1950年, 日本政府在通产省设立贸易保险课,经营 出口信用保险业务。60年代以后,众多发 展中国家纷纷建立自己的出口信用保险机 构。 • • 中国于1988年创办信用保险制度,由中国 人民保险公司设立出口信用保险部,专门 负责出口信用保险的推广和管理。1994 年,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其业务中也包 括了出口信用保险业务。 • 2001年,在中国加入WTO 的大背景下,国 务院批准成立专门的国家信用保险机构— —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中国信保), 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各 自代办的信用保险业务合并而成。 二、信用保险的分类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