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代谢与调节.ppt

  1. 1、本文档共1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的代谢与调节 新陈代谢: 生物体进行的所有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的总和。 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包括: 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或称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合成代谢 在合成酶系的催化下,由简单的小分子、ATP和还原力[H]一起合成复杂的生物的大分子的过程。 分解代谢 指复杂的有机分子通过分解代谢酶系的催化产生简单分子、能量(ATP)、和还原力[H]的过程。 分解代谢的三个阶段 将大分子的营养物质降解成氨基酸、单糖、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 进一步降解成为简单的乙酰辅酶A、丙酮酸、及能进入TCA循环的中间产物。 将第二阶段的产物完全降解生成CO2 , 并将前面形成的还原力(NADH2)通过呼吸吸链氧化、 同时形成大量的ATP。 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关系 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 初级代谢: 能使营养物质转变成机体的结构物质、或对机体具有生理活性作用的物质或为生长提供能量的一类代谢类型。 初级代谢产物 次级代谢: 存在于某些生物中,并在它们一定生长时期内出现的代谢类型。 次级代谢产物: 抗生素、生长刺激素、生物碱、色素等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新陈代谢中的核心问题: 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的中心任务: 是生物体如何把环境中多种形式的最初能源转换成为对一切生命活动都能使用的通用能源。 生物体能量代谢的实质: 是ATP和酰基辅酶A、酰基磷酸等的生成和利用问题。即ATP的生成和利用的问题。 一.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 大分子物质的分解代谢 1、多糖的分解 ? 淀粉 l 由各种胞外淀粉酶分解成葡萄糖(麦芽糖)后被吸收利用 n a-淀粉酶:枯草杆菌,米曲霉 n b-淀粉酶 :巨大芽孢杆菌 n 葡萄糖淀粉酶 :黑曲霉 n 异淀粉酶 ? 纤维素 l 由复合的纤维素酶催化产生葡萄糖后被微生物吸收利用 2、油脂的分解 通过脂酶将油脂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 甘油的利用 l 直接吸收后经磷酸化并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 ? 脂肪酸的利用 l 经ω -氧化途径产生乙酰CoA后被利用 三、蛋白质的分解 通过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肽,并可继续分解成氨基酸 ? 1、氨基酸的直接利用 ? 2、氨基酸的脱氨分解利用 ? 3、氨基酸的脱羧分解 一.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 微生物生物氧化的产能模式 生物氧化的过程: 脱氢(或电子) 递氢(或电子) 受氢(或电子) 生物氧化的方式: 按照是否有最终外源电子受体可分为呼吸和发酵。 发酵 没有任何外源的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模式。 呼吸 有外源的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模式。 呼吸又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一)底物脱氢的四条途径[葡萄糖糖(单糖)的降解] 4、磷酸解酮酶途径 (1)磷酸戊糖解酮酶途径-PK (2)磷酸己糖解酮酶途径-HK 如:肠膜明串珠菌利用HK 途径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和乙酸,利用PK途径将戊糖分解为乳酸和乙醇。 5、TCA循环 糖酵解途径的产物中葡萄糖碳原子的分布 (二)递氢和受氢 贮存在生物体内的葡萄糖等有机物中的化学潜能,经上述4条途径脱氢后,通过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等方式传递,最终可与氧、无机或有机氧化物等氢受体相结合而释放出其中的能量。 根据递氢特点及氢受体性质,把生物氧化区分为:呼吸和发酵两种类型。 109图5-11 1、呼吸作用 (1)有氧呼吸 aerobic respiration 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和氢)受体的生物氧化作用,称为有氧呼吸。 除糖酵解过程外,还包括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两部分反应 需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 化能异氧菌: 化能自养菌: 氧化磷酸化 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 电子传递连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 呼吸链: 由一系列氧化还原电势从低到高呈梯度差的链状排列的氢(或电子)传递体组成,其功能是把氢或电子传递。 呼吸链的位置 呼吸链传递电子的结果 化学渗透学说 (chemiosmotic hypothesis) P.Mitchell 1961年提出 认为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通过呼吸链有关酶系的作用,可将底物分子上的质子从膜的内侧传递到膜的外侧,从而造成了膜两侧质子分布不均匀,即形成质子动势。通过ATP酶的逆反应可把质子从膜外侧重新输回到膜内侧,同时合成ATP。 (2)无氧呼吸anaerobic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