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管开缝翅片换热表面特性的三维数值分析-机械工程学报.PDF

椭圆管开缝翅片换热表面特性的三维数值分析-机械工程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1 卷第7 期 机 械 工 程 学 报 Vol.41 No.7 200 5 年 7 月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ul. 2005 椭圆管开缝翅片换热表面特性的三维数值分析* 周俊杰 陶文铨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49) 摘要:研究了平片圆管表面,开缝片圆管和开缝片椭圆管表面的流动和换热特性。翅片表面的缝为辐射布置,下 游布置较多的缝。椭圆管的长短轴之比为 2.25 ,与圆管具有相同的周长。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开缝片的换热量远 大于平片,椭圆管开缝片的压降低于圆管开缝表面。在泵功消耗减少2.5%时,椭圆管开缝的换热量比圆管开缝高 7% 。椭圆管虽不能改善温度梯度和速度场的协同,然而压降远低于圆管开缝片,使其具有较好的综合特性。 关键词:强化换热机理 开缝 椭圆管 中图分类号:TK172 0 前言* 1 计算模型 管翅式换热器广泛用在制冷空调等工程领域, 利用对称性,得出图 1 和图2 所示的计算区域 它由等间距且相互平行的强化翅片和与翅片垂直并 (锯齿线为逼近开缝条片几何形状的折线) 。图1 为 按一定规律排列的管束组成。管侧流体为制冷剂, 圆管开缝翅片,圆管的周长与椭圆管的周长相同, 翅片侧流体为空气。参考文献[1]和[2]表明强化传热 作为椭圆管的参照。图 2 为椭圆管开缝翅片,开缝 [3] 的翅片从平片到波纹翅片、单侧开缝、双侧开缝和 的布置采用“前疏后密”的方式 。管翅式换热器 百叶窗翅片,几何形状越来越复杂,加工难度和成 的换热和阻力特性,与来流速度、翅片型式、管束 本也不断增加,阻力和耗功变大。目前,国内空调 布置等多个几何参数有关。取翅片长宽厚之比为 工程中圆管通常采用管径为9.525 mm 和7.940 mm 25.4 : 21.0 : 1.2,着重研究在管束布置、翅片间距、 两种管子,国外圆管的直径不断变小,目前已采用 开缝高度和翅片厚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速 管径为7.00 mm 的管子,甚至有的采用管径为6.35 度、管子和开缝形式对换热性能和阻力特性的 mm 的管子,正在研发管径为4.00 mm 的管子。为 影响。 了强化管内换热,这些管子大多还要加上内螺纹, 进而使加工难度和成本不断增加。管径变小和内螺 纹增加,均使管内侧阻力和泵功增加。空气侧阻力 通常占整个换热器热阻的90% 以上,为了降低空气 侧泵功,用椭圆管代替圆管是一种可考虑的方式。 大量试验表明,采用椭圆管时迎风面积和管后回流 图1 圆管开缝换热器计算模型 区比圆管小得多,可以有效地减小空气侧的流动阻 力、降低能耗,数目相同的管束,椭圆管比圆管更 容易实现紧凑。因此,椭圆管管翅式换热器的研究 开发日益受到学者的重视。国内外已对波纹翅片、 百叶窗翅片空气侧的流动作了一些数值研究。 设计了一种具有辐射型开缝翅片的二排椭圆管 图2 椭圆管开缝换热器计算模型 管翅式换热器,在长短轴之比为2.25 情况下对这种 换热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比较了在相同流速下 经过比较 136×102×24 和 136×102×34 两种 圆管平片、圆管开缝与椭圆管开缝翅片的换热特性 网格的计算结果,阻力因子和努塞尔数相差均小于 和阻力特性,分析了其换热机理。 3% ,可以认为数值解基本已处于网格独立的范围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