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贺力平
要目:
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制度和政策转变的简要历史回顾
二、世界经济增长前景与中国出口增长
三、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吸引外资的前景
四、全球化、产业冲击与中国经济增长
五、结束语和政策建议
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制度和政策转变的简要历史回顾
50 年代初期我国确立的经济发展思路是建立起一个独立完整的、以国防工业为重心的
工业体系,并在这个新工业化过程中完成对国民经济的公有制改造。这个思路与当时的国际
关系格局有联系。那时的社会主义苏联是我国的战略伙伴。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主要与
北方的苏联和南边的港澳等地区之间进行。在 20 多年的时间中,我国对国民经济的公有制
改造在城市中基本完成,一个以国防工业为重心的工业体系也建立起来。但是,后来人们发
现,这个独立的工业体系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差距可能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中国
从一个农业社会转变到工业社会的目标远远没有实现。数亿人口的五分之四依然生活在农
村。城市人民获得了基本生活保障,但生活水平的提高甚为缓慢,有的时候还下降了。资源
短缺的问题开始困扰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邓小平在 1978 年 10 月 10 日会见德国新闻代表团时谈到了当时中国所感到的国际经济
技术差距,
“60 年代前期我们同国际上科学技术水平有差距,但不很大,而这十几年来,世界有
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差距就拉得很大了。同发达国家相比,经济上的差距不止是 10 年了,
* 本文是国民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研究》一专题报告,该课题由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德国阿登纳基金会资助。作者感谢以下人士提供的各种形式帮助和批评意见:樊纲、王小鲁、余永定、易
纲、陈锡文、米建国、刘世锦、蔡昉、郑京平、温铁军、周天勇、张小晶、武剑、乔桐封等。任何错误和
疏漏由作者负责。
可能是 20年、30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 50年。到本世纪末还有 22年,22年以后,世界
是什么面貌?包括你们在内的发达国家,在 70年代的基础上再向前发展 22年,将是什么面
貌?我们的四个现代化,要在本世纪末达到你们现在的水平已不容易,要达到你们 22 年以
后的水平就更难了。所以,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
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邓小平,1978,第 132-3 页)
邓小平的这次讲话提到了“我们实行开放政策”、“引进先进技术”等方针性的话语。这
可能是我们所见到的第一次提及“中国实行开放政策”的表述。在这之前,我国对外贸易的
地理分布较之 50、60 年代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长期主管和研究中国经济事务的陈云在 1973
年曾指出,“过去我们的对外贸易是75%面向苏联和东欧国家,25%对资本主义国家。现在
改变为 75%对资本主义国家,25%对苏联、东欧…75%对资本主义国家,25%对苏联、东欧,
这个趋势是不是定了?我看是定了。因此,我们对资本主义要很好地研究。”(陈云,1973a,
第 217-8 页)
70 年代末以来,我国实际上经历了两次大的改革开放浪潮。一次是在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另一次是在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在这两次浪潮中,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调整都
起了作用。
第一次转变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实现四个现代化和经济建
设上来。伴随这个方针的转变,我国领导人提出了对外经济开放的思想。这个时期的对外经
济开放与国际形势的缓和和我国国际关系的改善是联系在一起的。邓小平在 1979 年初说,
“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集中反映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的签订和中美关系正常化上”(邓小平,1979a,第 155 页)。几个月以后,邓小平在概括新
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方针时又指出,“还必须着重指出,两年多来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外交工
作,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争取到了一个很好的国际环境”(邓小平,1979c,第 160 页)。
90 年代初中国政治领导人提出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政策方针。这一次,当时的国
际形势并不被认为是有利于中国的。邓小平在 1989 年 10 月说,“过去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世
界,现在情况变了。但是,强权政治在升级,少数几个西方发达国家想垄断世界,这点我们
看得很清楚。巴黎七国首脑会议就体现出来了,就是在这个会上决定制裁中国,他们使用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