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趣味百科博览──音乐殿堂·美术长廊 .pdfVIP

学生趣味百科博览──音乐殿堂·美术长廊 .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 生 趣 味 百 科 博 览 (22) ──音乐殿堂·美术长廊 音乐殿堂 “靡靡之音”救性命 靡靡之音起源于我国商朝。 传说当时有一个叫师涓的乐师,他专门搜集整理乐曲,他的演奏十分动 听。 有一次,残暴的商纣王把师涓抓来,让师涓专门为他演奏。结果师涓奏 的乐曲都不合纣王的口味,纣王大怒,声称要杀死师涓。师涓冥思苦想,创 造出一种名曰: “靡靡之音,北里之舞”的歌舞来应付纣王。不料,纣王听 了很高兴,这就免去了师涓一死。此后,纣王整天沉醉在 “靡靡之音”中, 不再用心治理国事,不久便被周武王打败了。 从此,那种软绵绵,使人丧失斗志的音乐歌舞,就被称作 “靡靡之音” 了。 伯牙寻师 伯牙向成连先生学习弹琴已经整整三年了。这三年中,他进步很快,技 艺娴熟,琴音优美。然而无论是伯牙自己,还是他的老师成连先生,都觉得 这琴音里似乎还缺点什么。缺点什么呢?不知道。总之是格调不高,还不能 出类拔萃。 有一天,成连先生把伯牙叫到跟前说: “我把全部技艺都教给你了,你 的琴术已十分高超。你要继续深造,只有请我的老师来指导你了。他隐居在 东海的蓬莱山上,我们一起去寻访他吧!”于是,师徒二人一块儿来到蓬莱 岛上。 上岛之后,两个人在蓬莱山找了个遍,也没遇到一个人。成连对伯牙说: “你暂时留在这里,我去找我的老师。”说完之后他就一个人走了。 老师走后,伯牙等了好久也不见他回来,自己感到很寂寞。他想散散步, 举目一望,蓬莱山景色秀美。于是便踏上了曲曲折折的山路向主峰攀登。爬 到山顶上,只见山深林幽,群鸟飞舞,云蒸雾绕。又听山下阵阵波涛澎湃汹 涌。面对这瑰丽的自然景色,一种从未有过的情思在心中涌起,他信手拿起 琴,即兴演奏起来。伯牙感到自己的乐感从来没有今天这样好,演奏的曲调 从来没有今天这样高雅。弹着弹着,他觉得琴音、胜境与自己的身心似乎已 经融为一体了。 “弹得好!”琴音接近尾声,成连老师回来了,他一边向伯牙招手一边 发出赞叹。伯牙闻听赶忙放下琴去迎接老师。但见还是成连老师一个人,就 奇怪地问成连先生请的老师在哪里。成连笑着回答说:“还用请什么先生呢, 刚才你弹的琴声不是非常好吗?造化天工,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啊!” 至此,伯牙才明白了老师培养自己的一番苦心,他连连向老师致谢。 痛失知音 俞伯牙是我国春秋时期有名的琴师。有一年,伯牙出去游玩,遇到了通 晓音乐、善于听琴的钟子期。他把子期请到自己的船上,高高兴兴地把自己 写的曲子弹给他听。当伯牙弹了一首描写泰山的曲子后,子期连声称赞起来: “妙呵,你的琴声是那样雄伟、宏大,就像巍巍高山一样,耸入天际。” 伯牙听后暗中惊讶。接着,他又弹了一首描写江河的曲子,子期又赞叹 说: “妙呵,你的曲子是那样奔流、直泻,就像浩浩江水一样,横无际涯。” 伯牙对子期的鉴赏力十分佩服。他激动地说: “我终于找到知音了!” 从此,他们二人成了知心朋友。 后来,钟子期去世了。伯牙悲痛万分,他来到钟子期坟前,边哭边唱道: 长记去年春江上, 相逢君。 今日到江滨, 不见知音空见坟。 伤心复伤心。 不忍泪如倾, 江汉为我生愁云。 一杯绿酒奠芳草, 泉下悠悠闻不闻? 从此少知音! 唱完,伯牙把琴摔碎,从此,再也不弹琴了。 焦尾琴趣闻 东汉灵帝时,蔡邕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自己的政见,忤逆了皇帝的旨 意。再加上内宫宠臣的怨恨,他担心自己受迫害,就逃到吴地避难。 到了吴地,有一天,他看到当地一人把桐木当柴烧,又听到桐木在燃烧 时发出爆裂声,非常清脆好听,禁不住叫道: “那是一块好木材,是可以用 来制造好琴的。”于是他请那位烧柴人把没烧完的桐木让给了他。回到家里, 他便用这块桐木做了一把琴,弹起来一听,果然音质非常优美,只是琴尾已 被烧焦了,因此,就给它取名作 “焦尾琴”。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