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的由来及演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冰淇淋的由来及演变

冰淇淋的由來及演變 Americans eat more ice cream than anyone else . About 800 美國人吃冰淇淋比其它任何東西更多. 在美國一年製 million gallons (加侖) of ice cream are made in just one year 造大約800百萬加侖的冰淇淋. in the U.S. Ice cream was not invited in America , though . Rich 雖然冰淇淋在美國不是很受歡迎.2000年前在羅馬的有 people in Rome ate ice with honey (蜂蜜) on top about 2000 錢人會在冰上加蜂蜜. years ago . That was the first ice cream . Milk was added 那是第一種冰.而一百年後又在冰上附加牛奶. (加) to ice cream hundreds of years later . In the 1700’s , ice cream came to America . George 在1700年時,`冰淇淋進入美國.喬治華盛頓喜愛冰淇淋. Washington loved ice cream . One summer , the first 某年夏天.第一個總統花了200美元在他最愛的餐後甜點 president spent $200 on his favorite dessert . In those days , 上.在那幾天,冰淇淋花許多錢.在1800年,冰淇淋價錢下降 Ice cream cost a lot of money . By the 1800’s , the price w 下降,每個人都吃冰淇淋.一些人都嘗試製造它. went down (下降). Everyone was eating ice cream . Some 在1874年一個來自費城的男人製造出冰淇淋汽水.自那 people tried new ways of making it . A man from 後又出現了第一個冰淇淋甜筒.和第一個覆蓋在冰棒上的冰淇淋. Philadelphia (費城) made the first ice-cream sola (汽水)in 香草冰淇淋賣得比其它類的好.而巧克力居於第二位. 1874 . After that came the first ice-cream cone (甜筒), and the first chocolate-covered (覆蓋)ice cream on a stick (棒). More vanilla (香草)ice cream is sold than any other kind , chocolate comes in second (在第二位). 盛夏说冰   时值盛夏,烈日炎炎,酷暑难熬。人们不时地打开冰箱,取出冰棍儿或冰淇淋尽情享用,或者躲进装有空调的房间,吃着冷餐,喝着加了冰块的酒或饮料,用以降温防暑。这时人们都会深切地体验到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的极大方便。与此同时人们或许会想到,古人在盛夏时节是如何降温防暑的牽答案很简单:用冰。可是,在尚未掌握人工制冷技术的古代,这些盛夏时节急需的冰又从何而来牽古人又是如何保存和利用这些冰的牽说来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冰与古代社会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由于冰在古代用途广,需求量大,因而冰的开采、运输、保存、加工、贩卖等等就成为古代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行当。   古人需要的冰主要依靠大自然的恩赐。隆冬季节,白雪皑皑,冰封大地,严寒气候造成的那些洁白如玉的冰便成为极其重要的资源。于是人们大规模的采冰活动开始了。《诗经》中的《七月》是西周时代的诗篇,今天人们常常提到的“七月流火”的著名诗句就出自这篇诗。在这首诗的最后一章里诗人写到: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这短短的四句诗,简直就是一幅壮阔优美采冰、藏冰图。诗中描写严冬季节村社农民们在野外“呼通”、“呼通”地凿冰,然后在最寒冷的日子里把冰藏入窖中。早春到了,人们准备好祭祀用的羊羔和韭菜,启封冰窖,准备用冰。   古人采冰时特别重视冰的质量。因为这些冰将用于祭祀、冷藏食品或直接食用,冰必需清洁、纯净,不受污染。一般的河流、湖泊、池塘里的冰是不能用的。因为深山峡谷中水最清澈,结成的冰质量也最佳。西晋著名学者束皙说:“吾闻薄冰凝池,非登庙之宝,必将采素璧于层山。”“素璧”即指洁白如玉的冰,“层山”即指人迹罕至的深山。   采冰的时间也很重要。采得太早,冰冻得不坚实,采得太晚,冰质松脆,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