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导学案):9《故乡》
9 故乡
【知识目标】
理清小说的线索和故事情节,学习运用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能力目标】
理解对比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品读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重点)
【情感目标】
探究文章的主题,理解文章所揭示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旧中国日益破产的社会现实。(难点)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导入一:故乡是飘零落叶的根,是漂泊游子的归宿,古人有许多描写思乡之情的诗句,乡情已积淀为生命的血肉精魂,感人肺腑。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马致远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鲁迅先生的《故乡》。
导入二: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1.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乡》就选自《呐喊》。
2.写作背景: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这场革命并不彻底,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受苦受难的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翻身、解放,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经济,反而日趋衰落。怎样才能使人民得到真正的幸福?中国农村的贫困、农民的不幸,是什么造成的?鲁迅先生以思想家的敏锐感觉,在《故乡》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透视。
3.字词积累:
(1)字音字形:(注意字形并给加点字注音)
秕谷(bǐ) 鹁鸪(bó ɡū) 颧骨(quán) 折本(shé)
潺潺(chán) 伶仃(línɡ dīnɡ) 恣睢(zì suī) 阴晦(huì)
脚踝(huái) 嗤笑(chī) 愕然(è) 惘然(wǎnɡ)
(2)词语解释: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家景: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叫家境。
如许:这么些。
鄙夷:看不起。
恣睢:放纵,放任。
学法指导二:
【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典型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所以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也可以是具体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有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
①正面描写——直接描写。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
A.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指通过对容貌、姿态、服饰、语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B.语言描写:指通过人物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描摹人物的语态,能够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4.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后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小说的内容,找出本文的线索。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写了“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2)将课文分成三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5段):写故乡萧条的景象,“我”回故乡的目的、原因以及复杂心情。第二部分(6~77段):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了故乡人的变化。第三部分(78~88段):写“我”离开故乡时感受和心情。
(3)课文出现了哪些人物?作者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
闰土、杨二嫂、“我”;对比。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一)分析人物,探究对比写法。
1.分析闰土形象。
(1)闰土是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作者运用对比手法,从不同角度写了他的变化。请细读课文,摘录关键语句填写下边的表格,并归纳出闰土的形象。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十一二岁,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健康壮实。
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有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饱经风霜。
动作、
语态
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活泼机智。
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对“我”
的态度
“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英语全册(人教)课件:Unit 7 A (3a-4c).ppt
- 九年级英语全册(人教)课件:Unit 6 Self Check.ppt
- 九年级英语全册(人教)课件:Unit 7 B (1a-1e).ppt
- 九年级英语全册(人教)课件:Unit 7 Self Check.ppt
- 九年级英语全册(人教)课件:Unit 7 单元语法.ppt
- 九年级英语全册(人教)课件:Unit 7 单元写作.ppt
- 九年级英语全册(人教)课件:Unit 8 A (1a-2d).ppt
- 九年级英语全册(人教)课件:Unit 8 A (3a-4c).ppt
- 九年级英语全册(人教)课件:Unit 8 B (1a-1d).ppt
- 九年级英语全册(人教)课件:Unit 8 单元写作.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导学案):写作 续写和改写.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导学案):综合性学习 好读书 读好书.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导学案):写作 扩写和缩写.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导学案):综合性学习 青春随想.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练习):第10课 《孤独之旅》.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练习):第11课 《我的叔叔于勒》.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练习):第12课 《心声》.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练习):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练习):第15课 《短文两篇》.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练习):第19课 《范进中举》.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