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te组网策略方案
* * * * * 能不能同频组网,同频组网之后效果好不好,都是一个争论 * * 1)介绍一下改善效果 小区间干扰协调:提升边缘用户的吞吐量 上行吞吐量和用户速率都改善明显 * * 从计算阻塞干扰所需求的参数来看,计算过程非常简单。这是因为: (1)阻塞干扰并不是落入接收机接收频带之内的干扰,而是远离接收机接收频带,在带外存在的一个强干扰。所以不需要确定落入接收机频带之内的干扰功率值; (2)协议中或设备规范中规定接收机允许的阻塞门限,就是接收机所能容忍的最大阻塞干扰水平,所以不需要像杂散干扰那样去推算接收机可容忍的最大干扰水平; (3)确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的是最严重的情况,所以在分析阻塞干扰的时候,通常假设发射机是处于最大发射功率工作状态。 详细计算阻塞干扰的过程如下: 1. 确定干扰系统发射机最大发射功率 协议或者设备规范中 2. 确定被干扰系统接收机允许的阻塞门限 3. 确定最小隔离度 * 杂散干扰通常是影响多系统共存的作重要因素,杂散干扰用于确定天线的隔离度。 杂散的计算 1. 确定发射机的杂散指标 通过查找设备指标或者协议来确定这个杂散指标。 2. 确定被干扰系统接收频带内的杂散功率值 3. 确定被干扰系统可容忍的最大干扰功率值 4. 确定最小隔离度 用于确定合路器的隔离指标 需要说明这只是从标准角度的隔离度分析,现有设备制造商的产品都达到或超过了这一隔离度要求,对于隔离指标就没有那么严格(距离的要求等)!!! 杂散干扰通常是影响多系统共存的作重要因素,杂散干扰用于确定天线的隔离度。 用于确定合路器的隔离指标 水平方向上空间隔离度: L0=22+20log10(d/GT)-(GT+GR) 垂直方向上空间隔离度: L0=28+40log10(d/GT) 式中,d为两天线的水平距离或垂直距离(米),GT、GR分别为水平方向上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直线传播路径上的收发天线的增益(dB), 为波长(米),(c为光速,fc为载波频率)。因为垂直方向上天线不可能正对且俯仰的角度比较小,所以垂直方向空间隔离度的计算公式没有将天线增益计算在内。 需要说明这只是从标准角度的隔离度分析,现有设备制造商的产品都达到或超过了这一隔离度要求,对于隔离指标就没有那么严格(距离的要求等)!!! 需要说明这只是从标准角度的隔离度分析,现有设备制造商的产品都达到或超过了这一隔离度要求,对于隔离指标就没有那么严格(距离的要求等)!!! 水平方向上空间隔离度: L0=22+20log10(d/GT)-(GT+GR) 垂直方向上空间隔离度: L0=28+40log10(d/GT) 式中,d为两天线的水平距离或垂直距离(米),GT、GR分别为水平方向上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直线传播路径上的收发天线的增益(dB), 为波长(米),(c为光速,fc为载波频率)。因为垂直方向上天线不可能正对且俯仰的角度比较小,所以垂直方向空间隔离度的计算公式没有将天线增益计算在内。 需要说明这只是从标准角度的隔离度分析,现有设备制造商的产品都达到或超过了这一隔离度要求,对于隔离指标就没有那么严格(距离的要求等)!!! * 1)时隙对齐 2)空间隔离?共站址 3)垂直天馈?水平天馈 4) 共天馈采用带通滤波,合路指标要满足干扰隔离要求 * * * * * * 杂散干扰通常是影响多系统共存的作重要因素,杂散干扰用于确定天线的隔离度。 * 杂散干扰通常是影响多系统共存的作重要因素,杂散干扰用于确定天线的隔离度。 * 杂散干扰通常是影响多系统共存的作重要因素,杂散干扰用于确定天线的隔离度。 * 1)介绍仿真内容 相同的天线形态,都是采用了4+4双极化天线形态 不同的基站天线通道配置,2通道基站4通道基站8通道基站 * 1)对比说明一下吞吐量性能对比 * 1)说明一下性价比对比 结合下一片来说明一下天线建设方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单位Mbps 带宽20M * 由于无线信号的传播衰减,以及小区间较严重的同频干扰,TD-LTE系统实际的网络性能很难达到系统设计的峰值; 我们通过系统仿真可评估TD-LTE系统实际的吞吐量性能,不同的天线配置和传输模式下,系统仿真结果; 1)增加TD-LTE系统的天线数目,相应的采用更好的传输模式波束赋型ebb算法,系统吞吐量明显提高。以2天线配置为基准,8天线性能提升30-40%。 密集市区结果差与普通市区 双流传输可以在小区平均频谱效率上提高系统性能,但是相应的会弱化边缘性能 * * * * TD-LTE系统是一个基于OFDM的系统,它采用时频资源的调配解决了小区内的干扰,这点比CDMA系统强 但是TD-LTE系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房全包装修报价表清单EXCEL模板(完整版).xls VIP
- 北师大教育心理学课程笔记.doc VIP
- 《领导和领导力》课件.ppt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中国近代史.docx VIP
- 【公开课课件】Unit5PoemsReadingandthinking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
- 2023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1套】.doc VIP
- 2024年历史中考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二中国近代史模块整合.pptx VIP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1套).doc VIP
-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笔记.doc VIP
文档评论(0)